封面新闻记者 陈远扬
极为罕见、首次发现、首次揭示、填补空白……自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群公布最新考古发掘和研究成果以来,备受关注。今年7月底,资阳市雁江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发布征集令,面向社会公开有奖征集旧石器时代文物线索。
11月3日,封面新闻记者了解到,当前,濛溪河遗址群考古研究仍处于关键突破阶段,亟需更广泛的社会力量参与支持,雁江区对有奖征集政策进行优化,征集期限从原定的2025年12月31日延长至2026年4月30日,最高奖励标准更是从2000元提升至不低于1万元。

雁江区旧石器时代文物线索征集工作推进会。
奖励政策升级 这些线索最高可获万元大奖
据了解,征集主要涉及硅化木类、石器类、骨骼化石类三大类。其中,硅化木类的主要特征为质地坚硬、有木头纹路、大多是黑褐色;石器类材质多为硅化木或鹅卵石,多呈破裂状,为裂开或崩开的状态,能辨认出有刀刃状、尖状的部分;骨骼化石类则仍保持骨骼性状,质地坚硬,表面多分布因风化和磨蚀造成的细小破碎痕迹,较一般的骨头更重,大多为黑褐色。
除了描述三大类旧石器时代文物的主要特征,征集令还为“考古线人”划出了重点线索地点——本地自然形成的洞穴,内部未被破坏,洞穴内有堆积的土壤,以及河流支流或者小河沟两岸的缓坡地段和凸岸上,上方有黄土、红土等土壤沉积物覆盖,这些地点说不定就能发现“惊喜”。
发现线索后别慌,按三步流程来:第一步先保护现场、拍好照片,避免遗存受损;第二步赶紧上报,可联系所在村(社区)、镇(街道),或直接打区级文物部门电话028—26920821;第三步等待核实,先由镇(街道)初核,再经区级实地复核,最后请专业考古队员实地勘验确认其价值。
奖励规则也说得明白。线索必须是文物部门没掌握过的,同一线索谁先报奖谁;多人一起发现的算一条线索。如果所提供线索经核实确认,可助力雁江区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奖励人民币不低于10000元并颁发荣誉证书。
只因为多看了一眼 退休职工获2000元奖励
据悉,资阳濛溪河遗址群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后,资阳市加大了对新旧石器时代遗址的普查调查工作。
雁江区文管所所长王屹提到,资阳境内的旧石器遗址共发现54处,雁江区就有34处,充分说明当地保存了丰富的旧石器遗址。“如果仅靠文物系统的几个调查人员,难免可能出现挂一漏万的情况。为了鼓励广大群众参与其中,本地财政出资设立了这个有奖征集。而提高奖励就是希望能进一步促进大家参与的积极性。”
公众的参与其实已为雁江考古带来重要突破,雁江区丹山镇退休职工陈泽明的经历便是最佳例证。2021年9月,当地突发的洪水冲毁了五一水坝,冲出了乌木、石器等旧石器时代遗存。正是陈泽明发现这些线索后,第一时间联系雁江区文物部门,随后全程协助考古人员开展勘察定位等工作,为资阳濛溪河遗址的确认和保护作出了突出贡献。

濛溪河遗址(濛溪河遗址群第1地点)位置图与地貌远景 图据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为了树立主动保护文物的榜样,今年8月,雁江区政府对陈泽明进行表彰,并给予2000元奖励,以肯定其在濛溪河遗址发现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这也是此次有奖征集的首笔奖励。
为推动征集工作进一步落地落实,不久前,雁江区还召开旧石器时代文物线索征集工作推进会。会议不仅通报前期征集成效,还特邀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旧石器所文博馆员、濛溪河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负责人程应杰开展专题培训,围绕“旧石器时代文物线索特点”“鉴别方法”“发现后处置流程”等内容进行专业讲解;现场更布置了石器、硅化木、骨骼化石实物展览,让与会人员直观掌握遗存特征,为后续1个月的全覆盖排查打下基础。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