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这次直接掏出10亿美元,投给了诺基亚。消息一出来,诺基亚股价“噌”地涨了26%,英伟达自己也冲上5万亿美元市值,双双起飞!
可很多人想不通:一个搞AI芯片的顶流,一个很多人印象里还停留在“砸核桃神机”的老牌公司,怎么会走到一起?难不成,他们想学当年微软加英特尔那对“黄金搭档”,再造一个新时代的“Wintel”?
先别急着下结论,这事没那么简单。

你还以为诺基亚在卖手机?人家早就“改行”啦!
现在提到诺基亚,如果你还只想到按键手机和“握手开机”,那真的out了。人家早就华丽转身,变成通信设备领域的大佬级选手。
2024年的数据显示,它在全球通信设备市场稳稳坐在第三把交椅,前面只有华为和爱立信。欧洲不少国家的5G基站,都是诺基亚一手搭建的。

所以英伟达找上它,根本不是要帮诺基亚“重振手机雄风”,而是看中了它在通信网络上的硬实力。
英伟达手里握着AI算力芯片,但算力要跑得远、传得快,还得靠强大的通信网络。诺基亚恰好能补上这一块——不管是连接各个AI数据中心,还是在6G、AI-RAN这些前沿领域,它都有扎实的积累。

两家公司的老大在接受采访时也说了,这次合作就是要搞“算力+网络”强强联合,提前布局6G时代的基础建设。
再说英伟达最近在投资上真是没闲着,之前给英特尔塞了50亿,对OpenAI承诺1000亿,又给马斯克的xAI投了20亿。相比之下,给诺基亚这10亿不算最多,但意义非凡——等于是给它自己的算力帝国,铺了一条通信“高速公路”。

那当年的Wintel神话,到底是怎么炼成的?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微软的Windows系统配上英特尔的芯片,几乎垄断了整个PC行业。他们成功的关键,主要有三点:
第一,技术上是绝配。微软定软件标准,英特尔定硬件架构,软硬件牢牢绑定,形成一个闭环。

第二,生态上“绑”住了整个行业。他们搞了一套授权模式,PC厂商想用Windows,基本就得配英特尔芯片,慢慢就变成了行业标准,别人想插一脚都难。
第三,赶上了好时候。那时候正是个人电脑普及的爆发期,家家户户都需要电脑,Wintel组合正好成了数字时代的“基础设施”,想不红都难。
现在英伟达联手诺基亚,确实有点Wintel那味儿。

技术上,英伟达推出了面向6G的计算平台,想把普通基站升级成“又能算又能传”的智能节点。诺基亚的通信技术则负责把算力高效送出去,正好契合6G“通信+感知+计算”三位一体的趋势。
生态上,他们也开始拉人入伙了。最近就跟美国运营商T-Mobile达成合作,形成了一个“芯片商+设备商+运营商”的铁三角。这不就有点像当年Wintel拉拢各大电脑厂商嘛?

不过现在不兴垄断了,讲究的是“一起赚钱”
英伟达心里也清楚,想完全复制Wintel那种垄断模式,在今天几乎不可能。所以这次他们打算玩点不一样的——有消息说,他们正和诺基亚策划一种“算力服务分成”模式。
简单说,就是运营商用了他们的“算力+网络”系统之后,每处理1GB的AI数据,英伟达和诺基亚就能从中抽成。不像以前Wintel那样靠卖授权一口价收费。
这种模式更灵活,也更吸引运营商——不用一次性砸大钱买设备,还能一起分享收益,谁不愿意试试?

诺基亚的高管也表态了,未来不会只跟英伟达一家玩,“只要对提升网络有帮助,和谁合作都行”。这种开放态度,跟当年Wintel那种“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排他性比起来,明显更符合现在“生态共赢”的潮流。
比如诺基亚虽然跟英伟达合作,但也没断掉和其他芯片厂商的交流,像高通那边也保持着联系。显然,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才是现在的生存之道。

英伟达和诺基亚这次联手,虽然不太可能再造一个Wintel式的垄断帝国,但他们确实抓住了“算力+网络”这个未来核心。而且已经有运营商愿意下场尝试,这条路已经迈出第一步了。

不管最终能走多远,这种合作本身就给6G和AI-RAN领域带来了新玩法,推动整个行业往更智能、更高效的方向走。光是这一点,就挺值得期待的!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