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番茄地头,一位老农一边抹汗一边笑:“我这法子简单,可就是管用!”他种的番茄个个饱满透红,掰开果肉起沙,咬一口汁水四溢,甜中带鲜。
种植番茄的农友都知道,开花坐果期是决定产量高低的关键时期。怎样才能让番茄产量翻倍?老农们总结出了一套简单实用的“2剪1喷”秘诀,只要在开花前后做好这三点,果子能多到压弯枝!
第一剪:剪除每穗花的“首朵花”
很多农友不知道,番茄每穗花的第一朵花往往开得早、结果快,但它其实是“浪费营养的祸首”。这朵花坐住的果容易长成畸形果,还会抢走其他花朵的营养,影响整穗果实的均匀度。
这时候要毫不犹豫地摘掉每穗花中最早开放的那朵“霸王花”,让营养均匀分配给其他花朵。这样操作后,你会发现果穗上的果实大小更均匀,商品果率大大提高。
同时也要注意及时打掉不必要的侧枝。番茄侧枝萌发力强,往往几个侧枝同时生长。当杈长3厘米左右时就要及时打杈,先打健株,后打病株,以防病害相互传染。
第二剪:剪掉底部老叶病叶
番茄生长到开花结果期,下部的老叶片已经开始老化,这些叶片光合能力减弱,反而会消耗养分,影响通风透光,容易成为病害的温床。
在番茄第一序果长到足够大、不再往大长时,及时将果序下部的叶片全部打掉,这样可以减少养分消耗,防病防衰,增加通风透光,促进番茄早日转色成熟。
打叶时要注意选择晴天中午前后进行,这样有利于伤口愈合。同时也要注意不要过度打叶,确保植株有足够的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为果实提供充足的营养。
一喷:花果期精准喷营养
番茄开花坐果期,只靠根部施肥远远不够。老农们形象地比喻:“这时候番茄就像怀了娃的媳妇,光吃饭不行,还得加餐!”
在花期喷施硼肥和磷酸二氢钾,可以促进花粉萌发和坐果;果实膨大期则重点补钾、补钙——钾提升糖度,钙增加果皮韧性、防裂果。选择傍晚喷施,叶片气孔张开,吸收效率更高。喷的时候叶子正反面都要照顾到,特别是背面,比正面更能“吃”进养分。
给大家推荐一个经济高效的喷施配方:用磷酸二氢钾50克+钙镁硼锌30克兑水30斤,在番茄初花期、果实膨大期、着色期各喷施1次。这个配方可以促进番茄花芽分化,坐果多,膨果上色,增甜增香,对改善番茄的口感,提高产量和品质效果显著。
温度管理要跟上
除了“2剪1喷”外,温度管理也是开花坐果期的关键。西红柿开花期白天适宜温度为24—26℃,晚上为12—14℃。
番茄开花期对温度反应比较敏感,特别是开花前5天至开花后3天,低于12℃和高于30℃都不利于开花和授粉、受精,容易造成落花落果。
在高温暴晒的中午要适当加盖遮阳网,避免强光直射。中午适当通风,保持合理的昼夜温差,能促使上部花穗的花芽分化和下部果实生长,从而促进开花、结果。
总结
种番茄不是肥越多越好,而是要用对时机、用对方法。通过做好“2剪1喷”——剪首朵花、剪老叶病叶、喷营养液,再加上合理的温度管理,你种的番茄也能果多果甜,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
记住老农的话:“好果子不是肥灌出来的,是科学调理出来的”。只要掌握这些技巧,你的番茄产量翻倍不是梦,果子真的能多到压弯枝!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