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黄陂区祁家湾街元一果农业家庭农场迎来丰收,源自南美洲的斐济果挂满枝头,清香四溢。
从新西兰留学归国后,沈嘉诚在武汉黄陂区祁家湾街开办了元一果农业家庭农场,专心培育一种在武汉难得一见的水果——斐济果。
斐济果又被称为新西兰的“国民水果”,他第一次在新西兰尝到,就被它的独特风味征服。酸甜适中,带着菠萝和番石榴的香气让他念念不忘。一个想法在他心中萌生:能否把它引进国内种植?
于是他的毕业论文就围绕"斐济果在华中地区栽培适应性"展开。经过他的理论分析,他发现这种想法是可行的,更加坚定了回国创业的决心。

沈嘉诚。受访者供图
以下是沈嘉诚的自述:
【1】从海外求学到田间实践,将现代农业知识与本地种植实际相结合
我的农业之路始于华中农业大学。本科期间我学习的是园艺专业,专攻果树栽培和育种方向。那时候我们就经常在学校的户外教学基地实践,从嫁接、修剪到栽培管理,每个环节都需要亲自动手。我记得实习时间很长,这种与土地亲密接触的经历,让我对农业生产产生了特殊的感情。
后来我前往新西兰深造。在新西兰求学期间,我不仅在学校里系统地学习了先进的农业知识,还利用课余时间在当地农场打工,亲身参与农业生产中去。新西兰的教学方式很注重实践,我记得我们经常去葡萄园和酒庄进行考察研究,曾经花了一周时间专门研究影响葡萄产量和葡萄酒风味形成的因素。这段经历也让我对现代农业有了更深入理解。
在新西兰,我第一次尝到斐济果,就被它的独特风味征服了。那种酸甜适中、带着菠萝和番石榴等香气的味道让我念念不忘。一个想法在我心中萌生:能不能把这种水果引进到国内种植?

斐济果。受访者供图
这个想法得到了导师的支持。我的毕业论文就是围绕"斐济果在华中地区栽培适应性"展开的研究。通过系统的理论分析,我发现斐济果在武汉地区的种植是可行的。这个研究结果让我更加坚定了回国创业的决心。
2023年初,我正式加入了现在这个农场。之所以选择直接创业而不是先找工作,是出于多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我担心一旦进入职场,这个创业想法就会被搁置;另一方面,果树种植是个长期投入的过程,从种植到收获需要好几年时间,越早开始越好。
在寻找种植基地的过程中,我跑遍了武汉的蔡甸、黄陂、江夏。最终选择黄陂,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合伙人。很幸运,黄陂区也很支持我们的创业项目。黄陂区派来了农业专家过来指导冬季的管理和土壤改良,还发放了我们所需的肥料和农药。
虽然有着扎实的理论基础,但真正开始运作农场后,我才发现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最让我头疼的是灌溉问题。在学校学的是理想化的模型,不需要考虑天气变化等实际因素。但在真实的农场环境中,我们需要建设自己的蓄水系统,遇到长期干旱时,还要精确计算浇水量和浇水时间,同时还要考虑人工安排等问题。
病虫害防治更是复杂。在学校里,我们学习的是针对特定虫害的防治方法;但在实际果园中,我们往往需要把几种药剂配合使用,进行综合防治。这对于斐济果这种新兴水果来说尤其困难,因为国内可借鉴的经验实在太少。
冻雨灾害让我刻骨铭心。斐济果是常绿果树,冬天也带着叶子,冻雨附在叶片上后,树枝承受的重量大大增加,导致整片果园几乎全部倒伏在地上。到了春天,所有果树的叶子都掉光了,这完全不是常绿果树应有的状态。我们紧急采取了多种措施:喷洒叶面肥、及时浇水、进行修剪整形、对断裂的枝条进行清理,并在伤口处涂抹愈合剂。经过这一系列抢救,总算保住了大部分果树。
高温天气也是个大考验。好在经过前几年的经验积累,我们今年提前做了准备。我们铺设了完整的滴灌管道系统,在高温来临时就开启滴灌,同时在水里添加鱼蛋白肥等特殊肥料,增强果树的抗逆性。
【2】找到了最适合武汉种植的技术,2000斤斐济果上市前就被预订完
斐济果在国内市场的价格在每斤80-100元之间。这个价格确实不便宜,但考虑到它独特的风味,还是有不少消费者愿意买单。与进口斐济果相比,我们的优势在于可以等到果实完全成熟再采摘上市,这保证了最佳的风味和口感。而进口水果通常只有六七成熟就要采收,经过长途运输后风味难免打折扣。
我们在栽培技术上做了很多创新尝试。最重要的是采用了"起垄"栽培技术,就是把土壤堆成垄状,再把果树种在垄上。这种技术特别适合武汉多雨的气候,因为果树普遍怕涝,起垄栽培可以有效防止积水。同时,这种栽培方式还能让果树在春季更快地恢复生长。
我们还引进了水肥一体化系统,通过滴灌技术实现对全园水肥的精准管理。这套系统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还能根据果树不同生长阶段精准施肥。
在农场管理方面,我们有一个7人的核心团队。我主要负责技术管理,其他成员各司其职:有专门负责对外销售和渠道拓展的,有负责园区设备和电力维护的,还有负责带领临时工开展具体工作的。

斐济果。受访者供图
我们的工作时间完全跟着农时和季节走。夏季通常清晨6点就开始工作,赶在太阳变大前休息;下午3点后再继续工作。这种作息时间虽然辛苦,但符合农业生产的规律。现在10月,我通常早上七点半到农场,首先要安排当天的工作任务,给工人们进行演示和指导。下午如果没有特别紧急的工作,我就在农场里巡查一圈,观察果树的生长情况。
今年我们的斐济果产量大约2000斤,虽然数量不多,但在上市前就已被预订一空。我们的客户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企业采购,他们通常把斐济果作为礼品送给客户或员工;另一类是直接来农场采摘的游客。
最大的成就感来自看到自己多年的规划终于变成现实,特别是今年收获斐济果的时候,感觉之前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了。未来,会继续扩大斐济果的种植规模,通过精细化管理提高产量和品质。
九派新闻记者 李曾卓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