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要逆袭,扒掉三层皮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11-03 16:22
企业第二办公区-企业CBD - 宣传部

人生要逆袭,需要扒掉三层皮。到底是哪三层皮呢?

阿汤哥认为这三层皮是面子,懒惰和愚昧。

阿汤哥所认识的所有厉害的人,都没有上面这三个毛病。所以,正在转型的路上迷茫、沮丧的你,一定要停下来看看自己身上是不是披着这三层皮,如果有的话,需要一层一层去扒掉它们:第一层放下面子;第二层逃离懒惰;第三层减少愚昧。

思维导图:人生要逆袭,扒掉三层皮

01 放下面子

什么是面子?

面子其实就是傲慢和封闭。对于精英人士来说是傲慢,对普通人来说就是封闭。

为什么要放下面子?

因为以前非常成功的小伙伴,今年都遇到了一些挑战和问题。比如阿汤哥有两个朋友,在疫情之前都是比较成功的,一个是高管,一个拥有五家少儿体适能中心,今年都遇到了很多的困难。

三年前大家觉得形势一片大好,没有人在乎王兴说的那句话:“ 2019 年可能是过去十年里最差的一年,但是是未来十年里最好的一年”,现在每个人都明白这句话的涵义了。

社会变化的速度非常快。以前有一句名言:“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但是现在要改一改了:“江山年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天”。

但人们在心理上接受社会变化的速度远远慢于社会变化的速度。往往社会变化已经发生了,很多人要么还没意识到,要么即便意识到了也不肯接受,尤其是之前很成功的人。

但是, 拿着旧地图是很难找到新世界的 。阿汤哥为什么要从 B端年入几百万的咨询公司的创始人转到C端从零开始呢?

因为今年的疫情严重影响到了 B 端的业务。阿汤哥今年在北京被封了两次(尤其 4 5 6 三个月),关禁闭的时候就会安慰自己:“等疫情过去,一切都会变好的,一切都会和以前一样的”。

这句话其实是我们最大的认知障碍,但凡说这句话的人,都还沉浸在过去的世界里。觉得只要回到旧的世界,那些事情都会好起来,客户还会回来,公司和业务还会一切顺利。

但真相是,一切都已经不一样了。疫情、经济周期、大国矛盾等等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我们所处的世界。因此,过去成功过的小伙伴都需要放下傲慢,从旧的世界里面走出来,去发现新的机会,而新的机会其实已经出现了。

以阿汤哥自己的咨询公司为例,今年 B 端的培训和咨询业务主要来自 MCN 公司、医疗行业和出海的企业,而原来的客户都面临着经营层面的巨大压力,根本没有管理咨询的需求。

但很多人对短视频和直播的态度还停留在自己的感受,觉得那个很 low ,就是在割韭菜,但又拿不出事实和数据来说明为什么很 low 。当我们面对新事物、新机会时,一定要关注事实而非自己的感受和观点,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才能及时把握住新世界的机遇。

如何放下面子?

在新的世界只有拿到适合自己的新地图才能找到方向。但凡要转型,一定要先放下你的面子,放下你的傲慢。

面子是没有用的,要想想自己真正重要的事情,搞清楚到底为了什么?肩头的责任和义务是什么?问问自己:你的房贷还清了吗?孩子的教育问题搞清楚了吗?每个月的收入足够支持自己的家庭嘛?自己到底有没有把生活和事业经营好?

对成年人来说,那些所谓的面子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尽到家庭的责任,对亲人的责任,有足够的收入才是最大的面子。之前的成功都已是过眼云烟,撕掉面子这层皮,放下傲慢,扛起作为成年人的责任才是平凡世界里的真英雄。

02 逃离懒惰

懒惰有两种表现形式:

第一:拖拖拉拉,速度很慢。

阿汤哥最近碰到了很多正在转型的小伙伴,很多人一个月前的状态和一个月后是一模一样的,甚至几个月都没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不够痛,所以没有紧迫感。但凡你只剩华山一条路,但凡你有足够痛,都不会懒惰,你肯定能够跑起来,而且速度一定很快。

阿汤哥在咨询公司工作的时候,有一次临危受命,被老板突然拉去做一个为期 3 天的全英文管理培训,参训学员是客户公司亚洲各地的管理者,甚至还有印度的同胞(印式英语真的很考验听力),以阿汤哥当时的情况来看,这个任务很挑战,很困难。

此前从没有做过这么久的英文培训(最多做过一个小时),但作为当时在公司并不怎么受重视的一员,突然获得老板的青睐,有机会挑战这样的项目,尽管很懵,还是硬着头皮接受了。因为如果这次拒绝了,以后就再也不会有机会了。

没有别的选择,只剩下三周可以准备。

第一周写逐字稿;第二周自己排练(幸好以前阿汤哥之前一直参加英语演讲俱乐部,基础比较好,而且那个培训以前做过中文版的);第三周比较惨,老板带着排练,非常严格,从内容到英语的语法和发音,怎样回答学员的问题,甚至连站姿都要一一纠正。

但最终的结果是那次的培训很成功,获得了客户学员的喜爱。当时阿汤哥只有 33 岁,为了让自己看上去成熟一点,还特意留了 3 周的胡子。

第二:坚持不下去,很容易灰心丧气

很多正在转型的小伙伴都会发现自己坚持了一段时间,实在坚持不下去了。有时候你觉得自己拍的短视频非常好,应该能够浏览过万,点赞数百,但是发出去后却没有结果;有时候你觉得这三个客户稳拿下来,结果最后三个都出问题,你会不会觉得也许这个新方向不适合我,我还是回到老业务去。

其实这个很正常。但是为什么会这样呢?最大的问题又是什么呢?

最大的问题是看不到希望。也许是因为目标管理做得不够好,把目标定的太大了,没有做拆解而且只盯着一个终极的目标。

要想长期坚持下去,一定要把自己的大目标拆成细的小目标,而且是正确的小目标(有人会拆错目标,路径拆不对就会有问题,所以要拆成正确的分阶段的小目标)然后一个一个去完成这些小目标,从小目标的完成里得到正面的反馈。

一个人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得到正面的反馈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目标设定得太高,一直没有结果,就会很容易灰心丧气。

如何逃离懒惰?

其实上面已经有提到方法,这里再做个总结,逃离懒惰具体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步:问自己是要还是一定要,一定要确定自己真正的痛点,犹如有熊在后面追,有枪在后面追的那种痛点。这种情况下,没有人会跑不快,如果有,肯定是因为从来没有享受过高效执行以后的成功带来的正面反馈。

第二步:用目标管理的方法,把自己的大目标拆成正确的分阶段的小目标,然后从阶段目标的实现里得到好的正面反馈,这样就能够坚持下去了。

03 减少愚昧

有这么一种说法:当一个人知道为什么而干的时候,他总能找到怎么干的办法。

如果把时间拉到无限长,这个说法肯定成立,但我们没有无限的时间,每个人都要养家糊口,希望看得到回报,还要讲究速度,所以找到正确的方法就很关键。

有了正确的方法,才能够提升速度,正确的方法就是正确的认知,有了正确的认知才有正确的方法,我们不能指望三天就成功,但是也不能无止境的拖延下去。

所以要扒掉愚昧的皮,你要不断地去提升认知,找到方法。

对一个人来说最可怕的事情就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但凡你知道自己有问题,就还有可能改进,但如果都不知道自己在某个方面有问题,那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很多时候我们花了很多力气拔掉了面子和懒惰这两层皮,却在一个新的领域里照搬以前的经验,还觉得自己很厉害,摸索摸索就有方法了,为什么要学别人的东西?

阿汤哥在年初做短视频的时候,每个视频播放量都在 500 以下但还在不断地坚持,到后来就很着急,于是去问一个短视频做得很成功的朋友。他问我有没有研究过这个领域的对标账号,我当时就愣了一下,突然想起来,上短视频课的时候,老师曾经提过要研究自己的对标账号。

但是阿汤哥根本没有放在心上,没有研究过对标账号的爆款视频,没有把别人的好视频拆开了揉碎了去分析:开头怎么做、中间怎么做、结尾怎么处理、如何剪辑,勾子要怎么设置。

当时脸就很红,自己还是咨询顾问,整天说着要做标杆研究却没有做到。为什么自己没有去做呢?

在新的领域里面,没有把自己当做一个小白,一个小学生一样去虚心地学习。

以前在别的领域成功过的人,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觉得自己在某个领域成功了,在别的领域也能成功,所以在学习新领域的时候,总是很喜欢按照自己的情况来修改,还美其名曰定制。但事实是,这个时候很多人往往都不懂新领域的底层逻辑,这种情况下乱改,问题会非常大。

华为很多年前找 IBM 咨询时就有高管想要结合本土情况改一改,被任正非驳回去了,说这不是画虎不成反类犬吗?要求他们第一步必须先僵化,照猫画虎,依葫芦画瓢学下来,然后实践到第三年再搞自己的个性化改造。但是我们很多转型的精英小伙伴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所以第三层皮,愚昧的皮,不是无知,不是不懂,而是固守以往的经验,觉得按照以前的方法还可以成功。只有扒掉这三层皮,才能够真正地实现逆袭,或者说有逆袭的可能,有成功的可能。

04 三层皮的内在关系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三层皮的内在关系?

傲慢是态度,懒惰是行为,愚昧是思想。

思想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为。

愚昧让你傲慢,傲慢让你懒惰,懒惰让你没有结果。

所有的问题都来自于我们的认知太低,不管你以前在某个领域多么成功,在新领域的认知都是零,认知为零就是愚昧的状态;但以前的经验,以前的认知真空,会让你觉得自己很行、很厉害,这就是傲慢;有了这种傲慢,你就会懒惰,行为上就会拖拖拉拉,有时候坚持不下去;而这些行为,满足的行为,最后让你在新世界始终找不到新的地图,拿着旧题图,最后始终没有结果。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扒掉这三张皮并不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情,你会发现自己时不时地又将他们披回身上。有时候会好一点,谦虚一点,积极学习、高效执行,有时候稍不注意它又回来了。所以,必须要时刻警醒,时时留意。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