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oogle在2025年与香港社会服务联会(社联)合作,利用先进的AI技术加强本港网络安全防御,以应对日益严重的网络诈骗威胁。一项调查揭示,过去12个月本港每名网络诈骗受害者平均损失约6,800港元,且超过四成市民每周甚至每日遭遇诈骗,主要通过电话及短信等渠道发生。Google通过超过50项大型语言模型(LLM)强化措施,成功阻止数十亿条违规广告触及消费者,同时推出多项新功能如“安全连接”和“密钥验证”以保护用户免受诈骗。

Google今(30日)分享与香港社会服务联会(社联)深化合作,利用Google AI模型开发了名为“SocSmart”的AI聊天机器人,也支持社福机构内探索与试行各Google AI的应用场景,并继续培训超过400名社福机构人员,人数为去年的1.5倍。Google深化与香港社会服务联会(社联)的合作,提升社福界的网络安全意识,更支持社福机构安全及负责地运用AI创新。AI应用日益普及,Google分享实用贴士助机构及个人用户在AI时代安心上网。
Google香港销售及运营总经理余名德指,AI是网络防御的强大工具,该公司不断提升产品安全性能,并与本地社福机构共同培训超过400名员工,助社福界安全且负责任应用AI,培训人数为去年1.5倍。AI聊天机器人“SocSmart”也应用于社福界政策快速掌握,预计年底推出测试版。社联表示与Google合作推动的AI应用及网络安全培训,有助社福机构应对合规及资源限制挑战。
一项业界调查显示,超过四分之三(77%)受访香港成年人在过去12个月内曾遇到一次或多次网络诈骗,其中部分人更频繁至每周多次(25%)甚至每日(19%)遇到。不法分子最常用以接触市民的渠道是电话(59%),其次是文本或短信(54%)。
近三分之二(66%)受访者表示在过去12个月曾遭遇网络诈骗陷阱,其中投资诈骗(54%)和意外之财骗案(54%)是最常见的诈骗类型。13%受访者表示在过去12个月内因网络诈骗而蒙受金钱损失,每人平均损失6,798港元。调查也指出,近五分之一(19%)受害者表示,其受骗主因在于诈骗“非常逼真/可信”。
在防诈骗方面,Google推出Google Play Protect“强化防诈骗安全防护”功能,阻止金融诈骗应用安装,及组建专家团队针对AI伪冒公众人物广告进行分析与封锁,永久暂停超过70万违规广告商户账户,令诈骗广告显著下降。Google也推行CodeMender自动修复程序代码漏洞工具和AI漏洞奖励计划,提升AI产品安全防护能力。此外,Google建议用户和机构评估AI系统公平性、透明度与偏见问题,强调安全及负责任使用AI。
Google呼吁用户通过官方及信誉良好渠道谨慎捐款或购物,并利用网络安全意识月的贴士,加强防范诈骗陷阱。整体来看,Google通过技术与社会合作双管齐下,加强香港社会对AI驱动的网络安全防御及知识普及,助力抵御不断升级的诈骗挑战。
AI日渐融入各种日常生活和工作工具。无论是何种科技,在善用新技术的过程中总会遇到挑战和需要考量的地方,才能发挥其最大效益。Google分享以下建议,助机构和个人在部署AI及评估AI的回应:
机构部署AI时可考虑:
评估AI系统在每次互动中的公平性,因为底层模型可能经常变化。
注意潜在的AI偏见。
提倡评估AI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团队应具包容性。
倡导AI应具更高的透明度和问责制。
个人可按“AAA”框架评估AI回应:
准确性(Accuracy):评估其陈述是否能以可靠来源作验证,而其逻辑和推理是否合理。
一致性(Alignment):审视回应是否直接回答问题、切合主题,并有效地推进对话。
合适性(Appropriateness):考虑回应内容及用语是否与该场景相符及合适。
此外,用户可视情况提出追问或重述问题,以反复检验(double-check)内容的一致性,并应将特定AI聊天机器人的局限性及训练数据纳入考量。
适逢“网络安全意识月”,Google分享实用贴士,助人人时刻安心上网:
仅通过官方且信誉良好的平台或经核实的网站进行捐款和购物。
务必通过公司的官方网站获取资讯。仔细检查网站是否有细微的拼写错误、奇怪的格式、不寻常的字体或随机的表情符号等——这些都可能是虚假网站的警号。
对任何承诺保证或极高回应而风险很低或没有风险的投资保持怀疑。如果听起来好得难以置信,那很可能就是假的。
点击搜索结果或图片旁的“三点图标”,分别查看“关于此结果”和“关于此图片”的功能,以深入了解资讯来源。
数据源:Google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