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海南频道
人民网琼海10月30日电 (记者李学山)10月29日,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图文典籍与金石拓片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图文典拓专委会”)2025年年会暨“南海汇文澜 典籍拓新篇”学术交流活动在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举行。
活动由中国博物馆协会指导,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图文典籍与金石拓片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与河北博物院共同承办,来自北京、天津、山西、辽宁、吉林、上海、江苏、河北等地的49家博物馆及相关机构近百名代表参会。
在年会主旨发言环节,清华大学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所长刘蔷以《典籍渊薮:中国古代大型文献的编纂》为题,分享深度研究成果;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副主任王沛围绕《从〈 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谈碑帖拓本的传承与保护》进行专业阐释。
学术交流环节中,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河北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博物馆及相关机构的10位参会代表,分别就《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拓〈龙藏寺碑〉考述》《〈骈字类编〉体例谫论》《古籍文献类展览的内容策划及其思考》等主题作分享,围绕文物考述、古籍研究、展览策划、文旅融合、文化数字化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同日,“墨韵南海·稽古焕新——第二届文博系统‘以书画呈现文物’作品展暨中国博协图文典拓专委会委员单位历年成果展(2021-2025)”展览同期开幕,以“文物活化与南海文明的双重奏”为深层主题,聚焦文博系统工作者通过书画创作搭建古今桥梁,展出来自50位文博工作者创作的56幅书画作品,分为“古意新象”“帆影丝韵”“深蓝回响”三个单元,呈现文物研究与艺术创作的深度融合。
活动期间,参会代表集体参观该展览,通过导览深入了解作品背后的文物故事与创作理念,同时观摩了图文典拓专委会历年的项目成果;随后参观了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的基本陈列,深入了解南海历史文化与文物资源。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馆长辛礼学表示,此次活动搭建了文博系统交流协作的平台,既展现了古籍文物保护与研究的最新成果,也为行业数字化转型、文旅融合等新方向提供了交流研讨的契机,推动文博事业在传承中创新、在合作中发展。未来,该馆将持续深化图文典籍整理研究、金石拓片收藏保护等方面的探索,提升专业领域实力,不断深化馆际交流合作,助力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创新与传承。
 晋ICP备17002471号-6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