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 | 曹双涛
题图 | IC Photo
随着智能化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竞争的核心战场,如何快速补齐智能化能力短板,已成为众多车企的当务之急。上汽大众以“技术共创”为战略引领,持续推进合资2.0转型,为行业提供了具备借鉴意义的实践蓝本。
2025年上海车展期间,上汽大众与酷睿程、Momenta、宁德时代、QQ音乐、火山引擎、百度、高通、速腾聚创、阿里云及延锋等十家行业领先企业达成深度合作。通过融合各方技术优势,上汽大众致力于打造安全可靠、豪华舒适、兼具前瞻科技的智能出行伙伴,为用户提供真正“懂你所需”的智慧出行解决方案。
在夯实软件与生态合作的基础上,上汽大众进一步将“技术共创”延伸至智能制造领域。近日,上汽大众与德国顶尖机器人公司Neura Robotics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围绕机器人系统在汽车制造中的研发与应用展开合作,加速推动智能工厂建设。“顶尖制造能力”与“前沿机器人技术”的精准对接,不仅是上汽大众应对产业变革的关键布局,更为探索汽车智能制造新路径注入强劲动力。

图源:上汽大众官微
一、“油电同智”战略落地,引领智能新体验
智能化之所以成为驱动行业未来增长的关键,根源在于其并非单纯的技术堆砌或参数竞赛,而在于能否真正提升用户体验、创造实际价值。唯有如此,主机厂才能构建“体验提升→信任增强→销量增长→反哺研发→体验持续升级”的增长路径,实现可持续的良性发展。
更重要的是,智能化的体验升级并不仅限于新能源汽车。麦肯锡相关报告指出,“智能功能”已成为用户选购燃油车(51%)时的重要考量因素。推动燃油车的智能化,不仅是响应用户期待的必要举措,也是拓宽智能化技术应用场景、激活存量市场的重要路径。

图源:《2024麦肯锡中国汽车消费者洞察报告》
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上汽大众将不断扩大的“科技朋友圈”及深厚的用户信任与持续创新活力为根基,通过“油电同进、油电同智”战略,成功将市场洞察转化为真正“油电智能平权”的车型:

图源:官方供图

图源:官方供图
智能化全面升级,在满足更多用户全场景需求的同时,持续助推上汽大众销量增长。截至今年前三季度,上汽大众实现累计终端销量78.7万辆。仅国庆黄金周,大众品牌和奥迪品牌的日均订单量分别环比增长53%和256%。

图源:上汽大众官微
二、以安全为基石,持续深化“技术共创”战略
安全,是超越一切动力形态的根本承诺,也是实现真正智能化的先决条件。作为拥有40年造车积淀的上汽大众,始终将安全视为企业发展的核心责任。上汽大众总经理陶海龙强调:“在产品定义阶段,我们坚持‘安全至上’的经营理念,全面理解辅助驾驶系统的技术特性。企业必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提升用户的驾乘体验。”
而上汽大众持续扩大“科技朋友圈”的背后,正是为了打通全产业链能力,为用户构建真正安全的智能化体系。
自2015年起,上汽大众就逐步完成安亭生产基地的智能化升级;2021年,上汽大众新能源工厂投入使用,成为智能制造技术的创新孵化基地。
今年8月,上汽奥迪AUDI智造基地正式投产,这座工厂深度融合了德国精工制造基因与中国智能制造创新成果,在生产自动化、数字化、绿色化方面实现了全面突破,成为上汽大众在电动化时代布局智能制造的重要里程碑。

图源:上汽大众官微
从后续来看,“结对子”将成为整车厂与科技企业合作的常态。整车厂可快速强化智能水平,科技企业则能跨越技术与落地之间的“死亡谷”。主机厂要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持续领先,必须以更加开放的模式,整合更多前沿能力。
这一开放融合的产业逻辑,正与上汽大众的战略实践深度契合。从智能产品到智能制造,上汽大众坚持以用户需求为核心,以“开放合作+高品质要求”为双轮驱动,汇聚产业链优质资源,打造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产品。企业发展愿景已从“造好车”升级为“构建可持续的产业生态”。
随着“科技朋友圈”的持续扩大,上汽大众将持续深化“技术共创”战略,携手优秀合作伙伴,以全方位的品质实力与科技创新,塑造更美好的未来出行体验。
 晋ICP备17002471号-6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