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晚,“昆曲小镇 大雅巴城”2025昆山巴城·重阳曲会在亭林园昆曲博物馆古戏台前隆重开幕。本次活动由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昆山市人民政府主办,昆山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昆山市巴城镇人民政府共同承办。

昆山市副市长、巴城镇党委书记朱叶华在开幕式上表示,昆山犹如一把精美的折扇,一面是连续21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市榜首的经济实力,一面是底蕴深厚的文化图景,已连续7年举办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展现了戏曲艺术守正创新的优秀成果和戏曲人才奋发有为的蓬勃风貌。近年来,巴城始终致力于昆曲艺术的繁荣与发展,巴城重阳曲会历经十一载,已经成为连接古今、融汇雅俗的文化平台。未来,巴城还将围绕保护传承、创新融合、人才培育,持续深化昆曲小镇建设,为昆曲艺术注入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
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名誉会长田青表示,昆曲是我国首个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文化瑰宝。昆山作为昆曲的发源地,曾将全国现存的348个剧种齐聚展演,创下中国戏剧史上空前壮举,彰显了中国戏剧作为世界三大戏剧体系之一的鲜活生命力,也体现了昆山在非遗保护与传承中的担当与魄力。作为昆曲小镇“荣誉镇民”,田青向昆山市领导与市民表达敬意与感谢,并祝愿重阳曲会圆满成功,期待昆山这座融汇经济实力与文化情怀的城市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本届重阳曲会开幕式精彩纷呈,名家与新秀同台辉映。荣获全国“新时代好少年”称号及“小梅花优秀集体节目”奖的石牌中心小学“小梅花”昆曲艺术团,以昆剧课本剧《后羿射日》惊艳开场;湖南省昆剧团演绎的《渔家乐・藏舟》选段,展现出专业院团的艺术底蕴;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俞玖林带来的《玉簪记·琴挑》【懒画眉】,婉转动人;最令人瞩目的是,昆曲泰斗蔡正仁先生携弟子、昆山当代昆剧院一级演员张争耀共同献演《邯郸梦·三醉》【红绣鞋】,两代艺术家同台,生动展现了昆曲艺术的代际传承。随后举行的“七弦雅韵”名家古琴音乐会,让昆曲的水磨腔与古琴的清微淡远在亭林园的秋夜中完美交融。

据悉,本届曲会将持续至11月底,涵盖雅集、展演与展览等多种形式。除了经典剧目演出与曲友和唱外,还有俞玖林工作室折子戏精粹、《牡丹亭》专场演唱会、倪小舟竹刻音竹展演以及小昆班展演等精彩活动轮番登场,让市民与游客在“转角遇见戏”的氛围中,感受传统艺术与现代城市的交融共生。此外,“非遗匠心·昆曲进校园”系列活动将走进香港城市大学,深化两地青年的文化交流与情感联结。
文脉传续,昆韵流芳。从顾阿瑛筑玉山草堂、淬炼昆山腔,到魏良辅精研音律、打磨水磨腔,再到梁辰鱼创作《浣纱记》、奠定昆剧格局,六百年来,昆曲在巴城这片土地上弦歌不绝。

自2015年创办以来,重阳曲会已走过十一载春秋。巴城连续24年精心培育“小昆班”,累计培育“小梅花”10余朵、培训学员近万名;昆曲名家工作室相继入驻,小梅花艺术剧院、戏曲百戏博物馆、昆曲学社等地标性场馆陆续建成,共同构筑起活力迸发的“昆曲文化集群”;“小梅花”艺术团六度亮相“恭王府非遗演出季”,参与港澳学生文艺展演,登上维也纳金色大厅,让昆曲清音响彻世界。
(中国日报江苏记者站 苍微)
 晋ICP备17002471号-6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