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山西晚报
山野秋景值得奔赴 徒步安全万万不可丢
记者采访专业人士,从专业角度分析省内适合徒步的路线及注意事项

米墨团队带领徒步爱好者在五台山大朝台。
层林尽染秋意浓,徒步赏景正当时。当户外徒步的“山系”运动风,吹遍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渴望自由、崇尚解压刺激的年轻人,追求健康、体验乐趣的老人,以及亲子遛娃、家庭放松的中年人,都渴望走到户外,来一场畅快的徒步之旅。
然而,近日,河南辉县等地先后有徒步人员受困,导致各类安全事故发生,轻则迷路受伤,重则危及生命,越来越火的“山系”风,给秋日惬意的放松“Mountain Walk”带来一丝隐患。有数据显示,随着参与人数的增加,迷路、坠崖、失温等事故频发,仅2024年,就发生了300余起事故。徒步是人人都能“徒”吗?为此,山西晚报·山河+记者采访了太原市登山户外运动协会米墨,从专业角度来分析省内适合徒步的路线及注意事项。
越来越火热的“山系”徒步风 近年来,徒步逐渐从小众运动发展成为新的大众休闲潮流。在社交平台上,以“户外”“出游”等关键词搜索,“徒步”“登山”出现的频次最高,参与人数也在增长。小红书APP上,“徒步”这一关键词话题度高达27.1亿。专业户外类APP“两步路”目前注册用户超过2000万。其中,徒步的用户群体占到90%以上。据平台数据显示,仅2025年中秋国庆假期,“户外徒步”搜索量同比增长超过253%。徒步,正从一项专业运动,逐渐成为年轻人热衷的周末出行、缓解压力需求的运动。
“我现在已经习惯这种方式,一到周末,就想往山里跑……”已经是资深徒步爱好者的张女士说。只要时间允许,身体没有不适,她喜欢短线一日游。她认为,这样既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也能缓解自己一周工作的疲惫感。
太原市登山户外运动协会米墨说,徒步对装备和体能的参与门槛极低,游客可以在社交媒体找到详尽攻略,也可以选择成熟的商业徒步团,因此成为了最易上手的户外活动。现在的徒步运动已经形成了专业的市场化运作,从参与到装备,是个完整的消费体系。但,从专业角度来说,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参与徒步运动。
山西徒步地图:按“级”选路,各得其乐 米墨介绍说,山西坐拥太行、吕梁山脉的独特地貌,兼具自然奇观与人文底蕴,从入门级步道到专业级路线全覆盖,可以满足不同人群需求,所以参与该项运动的人也不在少数。她从专业的角度给出合适建议:
入门&亲子优选:轻松解锁秋日美景
这类路线难度低、路况平缓,兼顾观赏性与安全性,是新手和家庭出游的绝佳选择。太原周边的天龙山、龙山石窟、蒙山、太山、二龙山、玉泉山,草木葱茏且配套完善,漫步途中可赏古迹、观秋景;汾河湿地公园、汾河一库、汾河二库则主打休闲惬意,亲子同行可边徒步边野餐,感受水岸秋光。
进阶挑战:资深玩家的山野试炼
有一定徒步经验的爱好者,可尝试难度升级的路线。太原周边的龙角山、一线天,地形稍复杂却不失趣味;省内则有忻州陀螺山、芦芽山,阳泉燕子崖、翠峰山,霍州七里峪,黎城黄崖洞等,山路曲折、视野开阔,能在徒步中体验征服感。
顶级朝圣:五台山的徒步盛宴
作为中国十大徒步线路之一,五台山是全球独有的“地质+文化”双重瑰宝——25亿年古老地层造就了八百里太行最高峰,两千年佛教文化沉淀使其成为信仰高地。这里一日四季、云海壮阔,高山草甸与古木长林相映成趣,独特的魅力让它成为高级玩家的必打卡地,行走其间既是对体能的挑战,也是对心灵的洗礼。
安全预警:热门景点的“隐形风险” 米墨说,很多徒步者总认为“近郊路线难度低,无需防备”,但这正是事故频发的核心原因。崛围山、天龙山等近郊景点,因交通便利、难度适中,节假日往往游客较多,狭窄路段易引发拥挤踩踏。同时,部分中老年人或患有基础病的人群,忽视自身身体条件盲目参与,易突发健康危机。此外,山区天气多变、部分路段无防护设施,雨天路滑易摔倒,天黑后视线受阻易迷路,这些“隐形风险”都可能酿成意外。
需特别提醒的是,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哮喘等基础病的中老年人,以及膝关节、髋关节、踝关节有损伤的人群,不适合参与登山类户外运动;徒步前务必评估自身状态,不能逞强。
装备&防护:选择需匹配路线难度 米墨说,只要准备参与徒步运动,就要做好各项安全准备,尤其是装备。徒步装备的选择需匹配路线难度,科学准备是安全的基础保障。
入门级/亲子徒步:穿舒适透气的运动衣裤、防滑运动鞋即可,携带双肩包、足量饮用水、少量零食、防晒用品和简易急救包(碘伏、创可贴、绷带)。
进阶级徒步:需配备专业户外装备,核心包括防滑耐磨的登山鞋、能减轻膝盖压力的登山杖、容量适中的户外背包,额外携带头灯、雨具、保暖衣物和能量棒。
顶级徒步(如五台山):除专业装备外,还需准备卫星电话、离线地图、睡袋、防风雪庇护所,以及应对极端天气的保暖层和应急食品。
无论路线难度如何,都需遵循“不冒险、不冒进”原则,优先选择正规路线,跟随专业俱乐部或团队出行,提前了解行程路况和天气情况。
遇险自救:掌握这些“保命技巧” 米墨说,她在带团队出行的过程中总结出,户外徒步可能遭遇环境、身体、意外三类危险,牢记“先自救止损,再科学求救”的核心原则,能最大程度降低伤害。
在遭遇环境类(迷路、极端天气、复杂地形)险情时,立即停止前进,在安全区域搭建临时庇护所;用离线地图或指南针确认方向,不闯未知路线;合理分配水和食物,暴雨远离山谷河道,高温防中暑,暴雪防失温,雷雨天远离树木。
如果遇到身体类(体力透支、脱水、失温)险情,做好节省体能保护,每小时休息10-15分钟,少量多次补水补能;高温头晕及时转移至阴凉处,可服用藿香正气水;失温时立即穿保暖衣物,喝温热糖水,多人可依偎取暖。
如果遇到意外类(受伤、动植物伤害)险情,划伤时一定要消毒并及时包扎,扭伤时冷敷制动,怀疑骨折时用树枝、登山杖简易固定;遇蛇、野猪等野生动物,冷静缓慢后退,不奔跑、不直视动物眼睛,被攻击时用背包遮挡头部颈部。
正确求救方式:在遭遇各种险情后,要在自救后及时求救,正确的求救方法为,有信号时拨打110、120,清晰说明位置(GPS坐标、地标)、人数、危险类型;无信号时,点燃三堆三角形火堆,或用鲜艳衣物搭建标识,按“三声一组”规律呼喊(如“救命—救命—救命”),间隔1-2分钟重复,既节省体力,又符合国际通用求救节奏。
“小白”入门:避开误区,稳步进阶 米墨说,随着参与徒步活动的人群越来越大众化,但户外行业专业的俱乐部和团队却是良莠不齐,徒步“小白”入门时,需避开“跟风冒险”的误区。她说,正规的团队或俱乐部,首先要有旅行社资质,同时,领队需要有行业认可的中登协户外指导员资格证。
参与徒步时,先从简单路线起步,先打卡太原周边的入门级景点,积累经验后再逐步升级路线;同时,新手“小白”参与徒步活动时,切记选择有正规资质的俱乐部和团队,不参与无保障的“野团”或独自挑战复杂路线;不被短视频、营销号渲染的“极限徒步”误导,理性评估自身能力,拒绝超出承受范围的冒险;提前学习户外安全知识,掌握基础自救技巧,做到“有备而行”。
秋日山野的美景值得奔赴,但生命安全更值得守护。无论是新手还是资深玩家,都应把安全意识刻在心里,把防护准备做在前面,让每一次徒步都能在惬意与安心中共存,在自然中收获治愈与成长。
山西晚报·山河+ 记者 马秀凤
 晋ICP备17002471号-6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