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的老李是一家科技公司的项目经理,常年熬夜加班,一次体检结果显示他的心脏指标都不太好,医生建议复查。他却摆摆手:“肯定是累的,等忙完这季度再说。”
随后一段时间,他总感觉嗓子火辣辣地疼,吞咽饭菜像咽玻璃碴。妻子劝他去医院,但他总是敷衍。

没想在一个加班的夜晚,老李突然就捂着胸口瘫在电脑前,同事马上送他上医院,经过一系列检查,他确诊了心梗。
医生表示:“嗓子疼是心梗的非典型症状,尤其长期劳累者。再晚来一小时,可能就救不回来了。”老李躺在病床上,听着监护仪的滴答声,终于明白:身体的警报,从来不能简单归咎于“上火”。

很多人受影视剧影响,以为心梗发作一定会出现“突然捂住胸口、剧痛难忍”的场景。
但实际上,心梗非常“狡猾”,常会以不典型症状作伪装,比如让人误以为只是嗓子不舒服。而正因为这些信号容易被忽略,往往导致救治延误,酿成致命后果。

据统计,我国超过1/3的急性心梗或心绞痛患者会出现非典型的疼痛症状,还约有20%的急性心梗患者完全没有疼痛感(即无痛性心梗)。
但由于这些症状看似与心脏无关,极易被误认为是小毛病而耽误治疗。
所以一定要仔细注意身体各部位的痛感!

心梗来临前,身体发出信号可分为两大类:
典型症状:剧烈的胸痛和出大汗。
这种胸痛不是普通的疼,而是有一种压榨感、紧缩感,就像有块大石头压在胸口,范围约有巴掌大小,通常会持续十几分钟甚至更久,并且休息后也很难缓解。

非典型症状:如下面这些部位出现疼痛,必须要提高警惕!

当心梗发生时,一部分心脏肌肉因为缺血而坏死,这会直接削弱心脏的泵血功能。
心脏泵出的血液减少,流向肠胃的血液也会随之不足,肠胃因为“吃不饱”而无法正常工作,从而可能引发腹痛、恶心、呕吐或腹泻等类似肠胃炎的症状
尤其需要警惕的是,如果没有吃不干净的东西,却出现了持续的、越来越重的胃部不舒服,或这种不适感的范围在扩大,这就可能是一个危险信号,提示不舒服的根源或许不在肠胃,而在心脏!


心脏缺血时产生的疼痛,会像“导电”一样沿着神经放射到其他部位,左肩和左臂内侧(特别是小指和无名指)是常见的放射区。
这种疼痛和平时肩膀劳损的酸痛不同,活动肩膀本身并不会加重或减轻这种疼痛,更像是闷痛和压榨感。


心梗引发的嗓子或颈部不适,不止会出现红肿或吞咽困难,还有一种说不出的“堵塞感”或“紧缩感”,就像有人掐住了你的脖子。
而且这种不适常常在身体劳累或情绪激动时出现,安静休息时会缓解,并常常伴有大量出汗。


因为心脏的感觉神经与颈背部相通,所以心绞痛完全可能表现为颈背或后背疼痛,这种疼痛可能是闷痛、刺痛或胀痛 。
需要提醒的是,女性患者出现不典型放射痛(如后背痛)的可能性相对更高。


如果没有牙齿疾病,而且疼痛部位很模糊,说不出到底是哪颗牙疼,服用常规的止痛药效果不佳,则要分外警惕。
这种牙痛可能在劳累、饱餐或情绪激动时诱发或加重,休息后缓解。


心梗最常见的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也就是血管壁上长出了像“水垢”一样的斑块,使血管变窄变堵。
而在一些诱因刺激下,这些不稳定的斑块可能会破裂,身体会误以为血管破了要止血,便会迅速在破口处形成血栓,此时最易把血管完全堵死。

特别是对于中老年朋友来说,想要保护好心脏,晚上入睡前的一些生活习惯一定要改!

生气、激动等情绪波动是心脏的大敌。《欧洲心脏杂志》的研究就曾证实,生气会诱发心梗和冠心病。
当你生气时,身体会释放大量“压力激素”,使心跳加速、血压飙升,这会让血管里的“不稳定斑块”更易脱落,从而堵塞血管。
所以,睡前尽量让自己平静下来,有什么烦恼不妨明天再想,千万不要带着怒气入睡。


晚上摄入高油脂、高热量的食物,或者直接吃得太撑,会使血液中的血脂水平突然升高,血液变得更加粘稠,更易形成血栓。
这不仅加重了消化系统的负担,也增加了心脏在夜间的工作压力。建议晚餐以清淡为主,吃到七分饱左右即可。


长期熬夜会打乱心脏自身的生物钟,让它得不到应有的休息。已有多个研究表明,熬夜会大大增加严重心脏事件的风险。
特别对于本身心脏就比较脆弱的中老年人来说,保证规律作息和充足睡眠是性价比最高的“护心药。

有些人误以为睡前喝点酒能助眠,事实恰恰相反。
酒精会影响睡眠质量,并可能诱发心律失常(如房颤),从而增加心梗和脑梗的风险。


除了避免诱因,识别心梗的“求救信号”同样重要。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尤其是在夜间或休息时,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千万别硬抗!

在等待急救车来时,正确的做法能为生命争取时间,而错误操作则可能雪上加霜,所以请务必记住以下几点:
别乱动:患者应立刻原地躺下或半靠着休息,任何活动(包括走路、上下楼)都可能加重心脏负担。也不要想着自己开车或打车去医院。
别乱吃药:在没有明确诊断前,不要随意给患者喂水或服用硝酸甘油等药物。如果患者血压偏低,硝酸甘油可能越吃越糟。

别找各种证件:大部分医院为心梗患者开设了绿色通道,可以先抢救再补办手续,不要因为找医保卡、银行卡而浪费时间。到医院后,直接说明“胸痛,怀疑心梗”走急诊通道。
信任医生,别拖延:医生如果交代清楚后,看完病危通知书、溶栓同意书等,要及时签字,以免拖延救治时间。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李岩副主任医师还提醒,日常护心要记住三句口诀:每天关心自己的血压、每天关心自己的心率、每天关心自己的血糖和血脂。

此外,保证睡眠充足、保持心态平和、进行适度运动也是保护心脏的重要基石。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