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不容“趁雨打劫”毁了来之不易的收成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10-30 07:53
商标服务中心 - 服务中心

本文转自:农村大众报

决不容“趁雨打劫”毁了来之不易的收成

农村大众报评论员王星

  今年秋天,山东多地遭遇连绵阴雨,田间泥泞不堪,玉米收割进度严重受阻。“烂场雨”让秋收秋种面临严峻考验,粮食晾晒与储存难题也接踵而至。“三秋”生产,本就是一场与天争时、与人争力的硬仗,连续的阴雨天气,更让这场硬仗成为一次“大考”。然而,“大考”之下,既有紧急应对、无私付出,也有坐地起价、“趁雨打劫”。

面对严峻形势,山东各地迅速行动,打响了一场秋粮保收攻坚战。从省委省政府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从种植大户到普通农户,面对土壤水分饱和、机械下田困难、降雨持续等复杂局面,大家不等不靠,积极想办法、找门路,只为将“丰产在田”转化为“丰收在仓”。省农业农村厅紧急印发《应对“三秋”大范围降雨技术指导意见》,并派出工作指导组深入田间地头;临沂市构建起三级指挥体系,聚焦关键环节打出“组合拳”;乐陵专家则根据作物成熟度,统筹指导农户适时收获,农技人员也提示“玉米适期晚收能增加粒重、提高产量”;郓城则将科技手段与多部门联动保障紧密结合。许多粮食烘干服务点也24小时不间断运转,尽力以成本价为农户提供粮食烘干服务,全力为全省秋收秋种保驾护航。每一项举措,都凝聚着大家对粮食安全的重视,对农民利益的关怀。

但回顾这场秋收保卫战,不少地方也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例如,部分拥有履带式收割机的经营者,因机械抢手便坐地起价,亩收割费用超过200元甚至更高,费用达平时的2倍还多;有些拥有粮食烘干、收储设备的经营户或场站则“趁雨发财”,刻意提高粮食烘干价格,同时压低粮食收购价格;更有一些粮食收购商,瞅准农民雨天粮食无法储存的窘境,以远低于平时的价格收购粮食。为尽量减少损失,一些农户在连续的阴雨天面前,不得不妥协,高价雇机器,低价卖粮食。

为他人提供服务,收取合理费用,是基本的市场行为,无可厚非。但利用特殊时期的困难,刻意哄抬服务价格、压低粮食收购价格,这无疑是在农民的“伤口上撒盐”。这种“趁雨打劫”的行为,不仅直接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更破坏了市场的公平与秩序。在农业生产这个环环相扣的大链条中,每一个环节都应相互协作、共同发展。若一些人在关键时刻为了一己私利,不惜破坏市场规则,最终受损的将是包括农机服务、粮食收购在内的整个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这些失信行为,也终将因失去口碑而反噬自身。

保障农民的利益,就是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对秋雨“大考”下出现的“趁雨打劫”行为,该举报就举报,该打击就打击,决不容许任何“趁雨打劫”的行为毁掉来之不易的好收成。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