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南宁日报
南宁市滨湖路小学教育集团学生们在心理游戏体验区做游戏。 本报记者叶子榕 摄
在南宁市新民中学,师生设计的“心灵奇旅”夸夸墙上贴满了鼓励的便签。 本报记者黄维业 摄
南宁市星湖小学五(3)中队表演情景剧,引导师生关爱自己,为自己加油鼓劲。 (彭克东 摄)
南宁市月湾路小学开展“童‘心’向阳——小学生快乐成长心理课堂”主题活动。 (余诗琪 摄)
南宁市桃花源小学开展教师心理健康团辅活动,教师们结合抽到的卡片分享读卡感受。 (黄穗 摄)
10月7日至31日,是南宁市第十九个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系列活动开展时间。连日来,南宁市教育系统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措施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学生提供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
在南宁市滨湖路小学教育集团举行的南宁市2025年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教研活动(十月)中,滨湖学子参与“种下一颗种子”“注意力大挑战”等游戏,在游戏中放松身心,学会认识和表达情感,提升社交技能。学生心育作品展区陈列7所学校学生的创意作品:体育心理漫画传递了运动健康、积极向上的态度;暖心小册以温馨的插图和简洁的文字,讲述学生们通过“五感”感受到的爱意;心情曼陀罗绘画作品展现学生们的内心世界,学生通过涂色绘画表达和调节情绪。在专题讲座中,南宁市滨湖路小学教育集团心理教师赵媛媛带来《游戏化教学理念下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活动的探索与实践》分享,展示了该校推进游戏化教学的成果。南宁市秀田小学心理教师覃玲莉带来《深耕本土,育心育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项目的设计与实施》分享,展现该校开展特色的心育活动取得的成效。南宁市良庆区琼林学校、南宁市云景路小学、南宁市衡阳路小学的3位教师以微讲座的形式分享了各自学校的特色经验。
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科研室主任耿春华表示,此次教研活动搭建了南宁市区域心育资源共享与经验交流的平台,为教师们往后开展心育活动提供新思路,促进从理念到实践的转化,助推全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质增效。
南宁市新民中学开展的班级文化建设展示交流活动中,师生设计了“心灵奇旅”夸夸墙,墙上贴满了同学们互相鼓励和自我激励的便签,传递温暖有爱的情感氛围。“‘心灵奇旅’夸夸墙是一个展示美好的舞台,更是一支点亮光芒的魔法棒,不仅增强了班级凝聚力,还带动大家学会关注他人优点,发掘闪光点。”学生闵梓翀说。
南宁市园湖路小学举办2025年秋季学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师生积极参与,展现教育成果。学生表演手势舞《情绪减压操》,将“积极心理暗示”转化为具象肢体动作,让师生快速掌握减压放松方法;心理教师谢霜通过情景剧教导学生应关注自身感受、读懂他人情绪,用温暖照亮心灵;教师侯思雨以《小刺猬豆豆的故事》为引,为低年级学生讲解心理剧中的人际交往实用方法。活动月期间,园湖路小学还开展“‘剧’焦情绪 快乐成长”心理班会和“Hi,我的情绪朋友”黏土心理剧项目式学习活动,以“剧”为桥,让孩子们在演绎中感知情绪,在互动中学会自我唤醒。
南宁市星湖小学举行第十九个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党员教师陆利茵以“与情绪握手,让成长向阳”为题,分享“三步情绪法”,引导师生和情绪“握手”,积极面对生活挑战。五(3)中队带来情景剧表演《爱自己》,引导师生要关爱自己,多为自己加油鼓劲。
南宁市月湾路小学联合南宁市青秀区科学技术协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开展“童‘心’向阳——小学生快乐成长心理课堂”主题活动。自治区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护士长许爱结合小学生学习生活的特点,围绕“认识情绪”“情绪和能量”“接纳情绪”等方面展开讲解,分享了调节心情小技巧。自治区人民医院心理治疗师陈庆芬带领学生跳心理健康韵律操,指导学生折“心形”纸,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关爱和自我接纳来增强自尊、自信。
南宁市桃花源小学组织全体教师开展“心灵驿站”心理团辅活动。在“情绪释放”热身环节,心理咨询师在愉悦的音乐中引导教师们放松身心。教师们画出心中所思,实现情绪可视化表达。教师们还结合抽到的卡片分享读卡感受,释放情绪。团辅活动帮助教师们释放工作压力,提升职业幸福感与团队凝聚力,传递了团队的支持与温暖。
(莫俊 覃雨轩 侯思雨 李颖潇 龙敏 卢丽婷 武黎黎 樊乐乐)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