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见习记者 鲁畅
“白底黑字辨识度高,显得车都有了高级感。”
近日,社交媒体上有关新能源汽车牌照的帖子引热议。画面中,车牌底色呈浅绿泛白色,与旁边车辆标准的“渐变绿”车牌形成明显反差,被不少网友赞为“好看百搭”。这看似时尚的“美白”背后却另有隐情。(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爆料电话:0531-85193656;邮箱:405617016@qq.com)

据了解,此类褪色现象多与长期风吹日晒导致的自然氧化有关。车牌表面颜料涂层在强紫外线照射下会加速褪色,尤其在云南、西北等高海拔地区更为常见。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这类被部分车主视为个性化、高级感的“白牌”,成因并非仅止于自然氧化。
在社交平台搜索“绿牌”,相关高位搜索词中频繁出现“绿牌掉色成白色违法吗”“绿牌褪色”“绿牌变白”等字眼。不少教程与评论中提到使用紫外线灯长时间照射、化学药剂冲洗等方式人为加速车牌褪色。
此外,一位河南网友发布的照片显示,某处立有“温馨提示”牌,写道:“安装新能源号牌后,三天之内不要冲刷洗新能源号牌。”而评论区中却出现“洗了好看,非洗不可”的声音,高压水枪冲洗俨然也成为部分车主眼中的车牌“医美”方式。

记者联系到一位曾通过“技术手段”将车牌改为浅色的车主。他表示,半年前为追求美观,将绿色车牌处理成白色,“在保证号码清晰的前提下,至今正常上路行驶。”
与此同时,付费“改色”服务也在悄然兴起。部分从事此类服务的人员在社交平台打出“告别绿色牌”的宣传语,其配图中经处理的号牌黑色字符清晰,底色则为饱和度极低的淡绿色。问及改色技术,其表示“需要寄出车牌专业设备操作”。

 与“专业车牌改色”人员的聊天记录
与“专业车牌改色”人员的聊天记录
据知情人士透露,这种“白中透绿”的色调被视为“安全色”,有别于过于“刻意”的纯白色。近似文玩“仿古做旧”工艺,旨在仿制非人为因素造成的自然氧化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人为改变车牌颜色涉嫌违法。根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印发的《道路交通违法行为认定及处理指导意见(一)》,因交通事故导致车辆号牌损坏、残缺或者号牌老化、褪色等非人为因素影响号牌识认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警告,责令其在十日内到车管所申请换领号牌,并将相关信息录入综合平台;因上述行为十日后再次被查处的,按照故意污损机动车号牌行为予以罚款处罚并记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年修订)》第十一条明确规定,机动车号牌应按规定悬挂并保持清晰、完整,不得故意遮挡、污损。第九十五条指出,故意遮挡、污损或不按规定安装号牌的,将依据第九十条处以警告或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晋ICP备17002471号-6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