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有约 | 商代 “青铜大咖”兽面纹尊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10-26 21:03
开说 - 企业数字化部

今天带大家认识一件来自三千多年前商代的青铜重器——兽面纹尊。它于1957年出土于安徽阜南县朱寨月牙河,高47厘米,口径39.3厘米,底径24厘米。仅从尺寸来看,便知这是一位商代青铜器中的“重量级选手”。


什么是“尊”?

也许你会好奇,尊,不就是个瓶子吗?其实不然。尊最初是礼器的统称,直到宋代才开始特指盛酒器,并被后人沿用至今。


绘图:张梅

颜值与技术并存

如果商代青铜器要评选“综合实力奖”,兽面纹尊必是热门选手。

先看颜值,器腹上三组高浮雕兽面纹十分吸睛,纹路立体、线条刚劲,整体散发出不言自威的庄严气质。显然,这并非日常用具,而是用于祭祀与宴饮的“排面担当”。



再看技术,器壁厚薄均匀,内壁随外表纹饰凹凸起伏。这是采用了凸凹式铸造的高超技法,通过控制器壁厚度,避免因器壁厚度不同而导致铜液冷却时产生裂痕。这项技术在当时,堪称“精密制造”。



这种铸造方法常见于长江流域出土的商代中期青铜尊、罍等器物,展现出南北方青铜器铸造方式的差异,体现了当时南方的青铜器铸造水平。

豪华的出土组合

兽面纹尊并非孤品出土。它与一批商代青铜精品共同组成“出土天团”,包括现今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顶流”龙虎纹尊,以及爵、斝(jiǎ)、觚(gū)等商代酒器标配。每一件都堪称青铜界的精品。




为何酒器如此之多?答案与商代盛行的饮酒之风密切相关。在这一风气推动下,青铜酒器不断“内卷”,器型日益丰富,并形成了觚、爵配斝的固定“酒器套装”。而兽面纹尊作为容量较大的盛酒器,自然成为祭祀与宴饮场合的“刚需单品”。

背后还有一个中心遗址:

台家寺

台家寺遗址位于阜南县朱寨镇白庄村,2014年至2016年经考古发掘,发现完整的方形围沟、大型建筑、铸铜遗存、奠基坑、祭祀坑、贵族墓葬等重要遗迹,出土大量遗物。遗址主体年代自商代早期延续至商代晚期,商代中期最为发达。


这里不仅是商代中期淮河流域区域中心聚落,也是商王朝的青铜铸造中心之一和经略东南地区的重要据点。

流经台家寺的淮河支流——润河,因河道曲折也被称为月牙河。1957年,兽面纹尊、龙虎纹尊等8件青铜器就出土于月牙河中,位置靠近台家寺台墩西侧,与商代墓葬区相邻。推测因河道变迁冲垮了墓葬区北部,致使随葬青铜器落入河道中。

值得一提的是,1944年曾在其附近发现12件铜鬲及1件铜方鼎,其中4件铜鬲收藏于安徽博物院。



不只是酒器,更是文化名片

兽面纹尊不仅是一件盛酒青铜器,更是淮河流域商代青铜文化的“活名片”,它凝聚着古人的审美追求,见证着当时顶尖的青铜铸造技艺,静静诉说着三千年前的匠心与辉煌。

这样的商代“青铜大咖”

你觉得够不够酷?


供稿:冯慧

摄影:李鹏飞

编辑:何瑶

审核:胡雪峰

终审:卞坚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