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一李女士在网上发帖求助,表示自己贵阳的观山湖区捡到了一只“怪鸟”,好像还受伤了。
专家赶来检查辨认后,却被“吓一跳”,这“怪鸟”竟是中国特有种。
数量极其稀少,曾一度消失约半个世纪。
专家呕心沥血人工繁育六年才终于成功。这“怪鸟”究竟是啥来头?

2019年10月23日,下午两点左右,李女士路过贵阳观山湖区富力中心旁边的草丛时,看到有很多人在围着什么东西拍照。
她抱着好奇心上前一看,竟然是一只长相奇特的鸟,更奇怪的是,它竟然呆呆地站在草丛里一动不动。

正常情况下,像这种野外的鸟类对人类是比较警觉的,一旦发现有人靠近它们就会很慌张甚至立刻飞走,而这只鸟却直愣愣地站在那。
李女士觉得这只鸟应该是受伤了,飞不起来,为了这只鸟避免二次受伤,她和附近一家火锅店老板合伙将这只鸟捉住,带回了店里照顾。

老板为这只鸟准备了很多食物,有牛肉、虾和米饭等食物,但是它只勉强吃了几粒米饭,水也没喝。
不过最令李女士担心的是这只鸟受了伤,但是表面看不出来。

为了让这只鸟能及时获得救治,李女士当天晚上就在网上发帖求助,希望能得到有关部门的帮助。
并且当天夜里,她还听见了鸟叫的声音,可能是这只鸟的同伴,为了弄清楚这只鸟的身份,她立即在网上搜索起有关这种鸟的资料。

她发现这只鸟的外形跟灰鹭相似,它浑身是暗褐色的羽毛,上面还点缀着些白色小斑点,个头还不小,得有50多厘米长。
最显眼的是那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又黑又亮,特别有神,它的脖子细长,嘴巴尖尖的,整个身体估摸得有两斤重。

在李女士和火锅店老板的救助下,这只鸟精神好了不少,并且还会对人类表现出敌意。
一旦有人靠近,它们就会扑腾着啄人,嘴巴还时不时发出沙哑的“啊啊”声。

当地相关部门很快就了解到情况,上门进行调查,专家对这只“怪鸟”进行了详细的比对,最终结果让人大吃一惊!
这只鸟竟是中国特有的珍稀鸟类——海南虎斑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全球30种最濒危鸟类之一。

除此之外,海南虎斑鳽还是“世界上最神秘的鸟”,它们行踪难以捉摸,哪怕是资深野外专家也很难在野外发现它们的踪迹。
之后工作人员对海南虎斑鳽身体进行了检查,发现它翅膀上并没有血迹,不过具体情况还得再仔细检查一番。

等工作人员确定它的身体一切健康之后,它恢复好了体力,就会把它放回大自然中生活。
那么海南虎斑鳽为什么会出现在贵阳?
又为什么被称为“世界上最神秘的鸟”?

海南虎斑鳽能够成为鸟界的“神秘代名词”,并不是它们拥有多么华丽的外表,而是它的名字和发现历程本身就带着几分传奇色彩。
1899年,英国的探险家在海南岛五指山首次发现,再加上这种鸟腹部布满白色和棕褐色相间的斑纹,形似虎皮花纹,所以将其命名为“海南虎斑鳽”。

之后第一只标本就被保存在了大英博物馆里,令人没想到的是,之后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竟然没人再发现过海南虎斑鳽的身影。
人们一度以为这种生物已经灭绝了,因此海南虎斑鳽也被称为“世界上最神秘的鸟”。

一直到1999年,中国科学家在广西重新发现了它的踪迹,才证明这一物种仍有存活。
但是人们很难捕捉海南虎斑鳽的踪迹,这是因为它们喜欢藏在亚热带高山密林的山沟河谷里,比如安徽、广西、浙江的原始森林。

这些地方植被茂密、水流清澈,最重要的是极少有人类踏足,为海南虎斑鳽提供了舒适安全的生存环境。
由此可见,贵阳并不是它们的主要栖息地。

专家猜想,那只海南虎斑鳽之所以会出现在贵阳,或许是因为迁徙途中迷失了方向或者受伤导致无法飞行,被迫停在此处。
海南虎斑鳽的性格极其胆小,属于典型的“夜行隐居型”鸟类,白天几乎不出来活动,常常缩在密林里一动不动,靠保护色伪装成枯枝败叶,躲避天敌。

夜晚才出来捕鱼,眼睛自带“夜视仪”,黑暗中也能精准锁定小鱼,除此之外,海南虎斑鳽还有一些非常特殊的习性。
比如它们不喜欢群居,人们观察到的海南虎斑鳽都是独来独往,很少一起外出觅食,除了繁殖期其他时间它们都鸣叫,毫无声息地飞来飞去,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

并且海南虎斑鳽雌雄差异非常大,大到像是两种鸟。
雄性头顶黑羽配白耳纹,眼睛周围一圈亮黄色,翅膀还有白色斑点,雌性和幼鸟却全身褐色。
它们非常谨慎,到了繁殖期才敢在松树枝上搭窝,还得藏在海拔100多米的山沟里才才行。

为此专家花了好长时间才摸清楚它们的繁殖期是7月,而且一窝只产3颗蛋。
产蛋率不算低,但是海南虎斑鳽还是被认为最濒危的30种鸟类之一,全球的种群数量也仅仅只有大约1000只,比大熊猫还稀有。

为了扩大海南虎斑鳽的种群数量,相关部门除了继续寻找其他野外存活群体外,对它们的人工繁育工作也相当重视。

2009年广西南宁动物园传来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一只人工繁育的海南虎斑鳽幼鸟成功破壳而出。
这一天人们等待了整整6年,从2003年一名广西职工捡到一只海南虎斑鳽并送到动物园开始,工作人员为了这一物种能繁衍下去。

动物园专门成立了专案科研组,开展了救助海南虎斑鳽人工繁育工作,2008年它们成功产下2枚蛋,但是不小心掉地上砸坏了。
2009年,这一雄一雌虎斑鳽再次产下两枚蛋,不知道什么原因,夫妻俩弃巢不归,最终这一孵化重任就由人工孵化完成。

经过26天的煎熬等待,一只可爱的海南虎斑鳽雏鸟在5月3日顺利孵出,健康状态良好。
这意味着人类首次人工饲养、孵化的海南虎斑鳽取得了成功,至此之后,这被誉为“世界上最神秘的鸟”将会逐渐出现在大众视野中。

信息来源:多彩贵州网 “世界上最神秘的鸟”你见过吗?疑似受伤,被贵阳一市民捡到 2019-10-25

信息来源:广州市人民政府 比大熊猫还稀有,“世界上最神秘的鸟”海南鳽神秘在哪里? 2024-04-26

信息来源:广西新闻网 最神秘的鸟 世界首例人工繁殖海南虎斑鳽在邕诞生 2009-05-08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