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小米汽车正式推出全系购置税补贴方案:2025年11月30日24点前完成锁单的用户,若因小米生产或运输等原因需延期至2026年交付的,可享受跨年购置税差额补贴。补贴将通过购车尾款直接减免方式,最高补贴金额不超过15000元,覆盖SU7、YU7、SU7 Ultra全系车型。

小米方面称,该举措旨在保障车主权益,避免因政策变动造成额外支出。据测算,小米此次购置税“兜底”将投入超20亿元。此举将有效保障锁单用户权益,避免用户因车辆跨年交付出现明年费用增加的情况。对于最新的全系购置税补贴方案,雷军也在微博发文称“感谢大家支持”。

此前,工信部、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2026—2027年减免车辆购置税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的公告》,明确了未来两年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具体要求。

这一公告的发布,标志着自2014年9月开始实施的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免征政策,在历经多次延续后,正式进入倒计时。从2026年起,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将从“免征”调整为“减半征收”,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减税额不超过1.5万元。
在这一背景下,车企纷纷推出“兜底”政策,承诺为消费者承担购置税退坡带来的差额。据了解,近期,蔚来、极氪、理想等多家新能源车企推出“车主安心等车”方案。
例如,蔚来于9月发布“全新ES8安心锁单方案”,承诺在2025年年底前完成锁单的用户,如因车企原因需在2026年开票交付,可享受至高1.5万元的购置税差额补贴。

理想、智己、极氪等品牌也迅速跟进,推出了类似的“兜底”方案。鸿蒙智行旗下的问界、智界、尊界等品牌也陆续推出相关政策。此外,部分车企还结合限时保价、交付承诺等策略进行营销。

有业内人士表示,就订单积压、等车周期等多个层面因素来看,小米是最有必要推出“兜底”政策的车企之一。小米SU7上市已超过一年,但从下单到提车依然需要等待2个月以上;新车YU7的情况更严峻,大部分版本等车周期在30周以上,最长的时间超过45周。

如果没有对应的“兜底”政策,考虑到现在下单几乎不可能在年内提车,且拖到明年提车要支付一半的购置税,消费者的购车动力将受到明显影响。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数据显示,9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129.6万辆,同比增长15.5%,渗透率提升至57.8%。有行业数据测算,仅考虑购置税减免这一项因素,第四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同比增幅可能会达50%。
然而,车企的“兜底”行为并非长久之计。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市场经过多年高速增长,已逐渐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政策红利的退出,意味着车企需要依靠产品力、品牌力和成本控制能力参与竞争。另一方面,车企自身也面临盈利压力。尤其是造车新势力,多数企业尚未实现稳定盈利,在“兜底”的同时还需平衡研发投入与市场竞争。
新闻多一点: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突破1000万份
据商务部消息,截至10月22日,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突破1000万份,其中汽车报废更新超340万份、置换更新超660万份。
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有效促进绿色转型。在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中,新能源汽车占比达57.2%,带动1—9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同比增长24.4%,市场渗透率达52.1%;其中9月市场渗透率达57.8%,实现七连增。同时,资源循环利用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今年前三季度,报废汽车回收量734.5万辆,同比增长47.9%。据有关机构估算,累计可回收约710万吨钢铁、92万吨铝、93万吨塑料,推动减碳超2100万吨。
综合自小米汽车官方微博、央视新闻、工信微报等
【来源:中国商报】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