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精神点燃校园,全国首所书院揭幕,孩子们咋追梦?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10-26 12:14
优府科技服务(北京)有限公司 - 网络运营部

70年前,钱学森放弃国外优越生活,毅然回国,点燃了中国航天梦想的火花。70年后,他的儿子钱永刚教授走进四川郫都一中,带着父亲的故事和精神,与学生们面对面聊科学、谈理想。全国首所“钱学森书院”就在这天揭幕,成了孩子们追逐科学梦想的新起点。

郫都一中的校园那天热闹得像过节。彩旗在风中飘,学生们站得整整齐齐,掌声一阵接一阵。钱永刚教授和当地领导一起揭开“钱学森书院”的牌子,牌匾上的字苍劲有力,写出了科学精神的分量。这书院不只是个地方,更是种信念,要让孩子们从小就懂得科学的力量和爱国的意义。

钱永刚教授站在讲台上,声音不高,却句句打动人心。他说,70年前,钱学森回国时,只有一则简短的新闻,却改变了中国的科技历史。那时候,他牵着年幼的钱永刚走过罗湖桥,回到祖国的土地。70年后,钱永刚又牵着自己儿子的手,重走那座桥。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一份信念的传递。他说,父亲用一生告诉大家,科学不只是知识,更是家国情怀和坚持到底的勇气。

书院的设立,是郫都想让科学精神扎根校园的大动作。这地方不光教知识,还教孩子们怎么像科学家一样思考。课程里有科技实验,有动手实践,还有关于老一辈科学家故事的分享。目标很简单:让孩子们不只学会公式,还能有探索世界的胆量和为国争光的志气。

讲座上,钱永刚教授讲到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得跟上变化。他说,现在的孩子不能只背书,更得学会创造和思考。科学需要脑子灵活,也需要心怀家国。他提到,钱学森那一代人在啥都没有的情况下,硬是把火箭送上天。这种精神,值得每个年轻人学。学生们听完,眼睛亮亮的,掌声响得停不下来。

郫都这几年在科学教育上下了不少功夫。数据摆在那儿:40多个学生因为受到钱学森精神的激励,报考了航空航天和国防院校。他们不是喊口号,而是真用行动去报国。郫都还建了四川第一个“钱学森科技馆”,开了航天社团,还教孩子们学编程和人工智能。这些都是为了让科学不只是课本上的东西,而是能点燃孩子们的梦想。

“钱学森书院”不只是个名字。它有实打实的计划:开设科学课程,建实验空间,还搞研学营。孩子们可以在这儿动手做实验,学着像科学家一样解决问题。郫都教育局的人说,他们希望每个孩子都能从这儿感受到信念的力量,知道责任和奋斗的意义。这书院就像个火种,要让科学精神在每个孩子心里生根。

这场活动让人忍不住想,科学精神到底是啥?是埋头钻研的耐心,是不怕难的勇气,还是心系家国的担当?或许,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答案。郫都用“钱学森书院”给出了他们的答案:让科学成为孩子们的信仰,让爱国成为他们的底色。你觉得呢?如果是你,会怎么把这份精神传下去?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