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都市圈“音乐+文旅”玩活跨城经济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10-26 12:07
业财融合服务中心 - 运营部

本文转自:南京日报

南京演出,句容老鹅卖爆;扬州、马鞍山演出,接驳车开到南京

南京都市圈“音乐+文旅”玩活跨城经济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陈燕飞

  今年以来,南京都市圈以音乐节、演唱会为核心载体,构建“南京引领、周边城市呼应”的“音乐+文旅”发展矩阵。10月份以来,密集上演的数十场演出,不仅吸引数百万乐迷跨城赴约,更以“票根经济”为纽带,串联交通、住宿、餐饮、景区、文创等全消费链条,激活了南京都市圈跨城消费新活力。

  南京扛起演出经济“领头旗”

  作为都市圈中心城市,南京近期演出市场持续升温。据大麦网数据,国庆假期前七天,江苏共举办1490场演出活动,观演人次达58.85万,票房收入4.14亿元。其中,南京凭借多场高能级演出领跑,华晨宇2025火星演唱会在汤山音乐谷开唱,3天吸引超10万观众,通往演出地的宁句城际10月4日单日客流突破10.5万人次,创线路开通以来新高;第十四届咪豆音乐节在溧水天生桥景区举办,吸引超6万名乐迷,其中81%为外地观众,江苏省外占比近70%,联动景区住宿推出联票后,直接拉动当地旅游收入超1.68亿元。

  此外,南京DNA音乐节、森林音乐会、高淳慢游Rock音乐节等多场演出同步落地,国庆假期内累计举办6场大型音乐节或演唱会,加上节前韩红演唱会及节后演出,近期演出总量达13场。密集的演出供给,不仅让南京成为“乐迷打卡地”,更辐射周边城市,形成“南京看演、周边消费”的跨城模式。

  周边城市联动,共享消费红利

  在南京的带动下,都市圈周边城市迅速承接演出经济溢出效应,通过交通衔接、服务升级、政策优惠,将“乐迷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

  句容凭借与南京的无缝交通优势,成为乐迷跨城住宿的“隐藏宝藏地”。从句容城区乘坐宁句城际,最快10分钟即可抵达汤山音乐谷,这一便捷性让句容酒店预订量自8月起持续走高,句容城区、宁句城际沿线及碧桂园周边的经济型、中端酒店爆满,连部分乡镇民宿也“一房难求”。演唱会期间,当地特产老鹅销量激增,有商贩单日售出200只,下午3时便早早收摊。

  马鞍山则以“票根优惠”撬动全链条消费。10月初的葫芦果音乐节吸引近8万人次乐迷,其中外地观众占比超90%,当地客运部门专门开通了马鞍山至南京、芜湖等地的定制班车。同时,“凭票根享景区半价、9.9元吃当涂大肉面、酒店住宿立减”等政策,直接拉动消费约1.6亿元,带动当地餐饮业营业额增长7.5%,住宿业营业额增长8%。

  扬州、芜湖、滁州等城市同样动作频频。国庆节前,扬州高邮湖畔七夕音乐会、“潮流之声”群星演唱会吸引超4.8万人次观演,外地观众占比超六成;节后,仪征枣林湾音乐节推出“音乐节+露营+景区门票”联票,开通南京、扬州免费接驳大巴,当地文旅部门相关人士表示:“连续两年的音乐节,让枣林湾文旅综合收入年均增长32%。”此外,滁州琅琊山国风音乐节、明光群星演唱会、芜湖“经典之音2.0”群星演唱会等活动,也均实现“一场演出带火一座城”,推动酒店预订量、餐饮消费大幅增长。

  “单一观演”升级为“全域消费”

  以音乐带动文旅的消费潮,核心变化在于“门票经济”向“全域消费”的升级。一场演出不再局限于门票收入,而是成为串联“食、住、行、游、购、娱”的纽带。交通上,南京地铁加开12列临客应对演唱会客流高峰,扬州开通南京至仪征跨城免费接驳大巴服务音乐节;住宿上,周边城市酒店推出粉丝专属服务,句容甚至出现“国庆未涨价、演唱会期间统一调价仍爆满”的现象;餐饮上,句容餐厅为南京演唱会推出主题套餐,延长营业时间。

  这种模式不仅让年轻人“跟着演出去旅行”成为常态,更让文旅资源相对匮乏的县域城市找到发展新路径。近日,一份《2025国庆假期文娱消费报告》显示,国庆期间全国超30城举办音乐节,三线及以下城市演出总票房同比几近翻倍,马鞍山等城市因音乐节频繁“出圈”,酒店预订量较去年增长超2倍。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