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脉华章|从这里出发 叩问“何以中国”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10-25 03:04
优府科技服务(北京)有限公司 - 网络运营部

100年来,几代考古人筚路蓝缕、不懈努力,取得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展现了中华文明起源、发展脉络、灿烂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为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发挥了重要作用。

——习近平2021年10月17日

致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的贺信


一轮红日东方升起,驱散了林间薄雾清冷。黄河冲破重山阻碍于沃野穿行,河畔,远古先人执笔着色,绘人目纹于陶罐之上,烈焰中,中华民族早期文明第一缕曙光穿云破雾而来。



1921年,仰韶村遗址首次被发掘,中国有了第一个考古学文化——仰韶文化,百年似箭光阴,一代代考古人躬身田野,悠久的传承不再是泛黄的记忆。

2021年10月17日,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之际,一封贺信翩然而至。


希望广大考古工作者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发扬严谨求实、艰苦奋斗、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继续探索未知、揭示本源,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展示中华文明风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习近平2021年10月17日

致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的贺信


我们,无数次叩问,这引以为傲的文明长河,发于何时?源自何处?千百年来,祖先在这片热土之上生生不息,把火热的生活镌刻成历史、积淀成文明。

如今,插上科技翅膀的现代考古,正加速拂去岁月的尘埃,先人的生活图景甚至面貌,正变得愈加清晰。


“何以中国?”我们,对自身血脉根基的追问从未止步,百年岁月山河,沧桑巨变换了人间,初心未变。

孜孜不倦的求索中,散落于神州大地的文化遗产重见天日,隐匿于历史长河中的动人故事,正在被人不断讲起。


良渚、二里头的文明曙光,殷墟甲骨的文字传承,三星堆的文化瑰宝,国家版本馆的文脉赓续……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习近平2023年12月31日发表的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


在迈向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需要“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探索未知、揭示本源,未来,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将书写更恢弘的篇章。

站在全新的历史舞台上,曾经的起承转合,也必将推动中华文脉绵延繁盛、中华文明历久弥新。

出品人

王仁海

总策划

卢慎勇 刘林军

策划

李金锋 夏继锋

监制

摆向光 李沛

统筹

刘大彬 孙晓东

撰稿

郭圣啸 郭婷 王泽华 董大炜

周兰 王琳

视觉

李洋 李苗 彭丹 徐宁宁 程维康

出品

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新闻

72视觉

鸣谢

公安部鉴定中心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河南省公安司法鉴定中心

中共渑池县委宣传部

渑池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渑池县仰韶文化博物馆

渑池县融媒体中心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