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 HSD 系统在芜湖完成路测,确认搭载星途 ET5 等十万级车型,标志中国智驾市场迎来转折。这套基于征程 6P 芯片的方案,通过算法优化实现 10-30 TOPS 算力等效传统百 TOPS 芯片,将城市 NOA 硬件成本压至万元内,直接打破 “高阶智驾 = 高端专属” 魔咒。
这并非偶然:2024 年 L2 + 智驾渗透率已超 50%,2025 年预计达 65%,激光雷达价跌至 200 美元以下、无图方案普及,均为技术下沉铺路。地平线的选择,正是对 “智驾刚需化” 的回应,麦肯锡预测,2028 年中国智驾市场 70% 增长将来自 15 万元以下车型。

差异化布局构建竞争壁垒
当前市场已形成清晰阵营,华为、Momenta 与地平线的路径差异,勾勒出未来格局核心框架:
其中,华为凭借高端市场 “技术霸权”。据了解,当前ADS 3.0 全场景辅助驾驶技术,华为在问界、阿维塔等高端车型中占 79% 域控份额,同时借 ADS SE 下沉 15 万级市场,以 “高端树标杆 + 中端抢份额” 筑生态壁垒,每日 3000 万公里训练数据进一步拉大算法代差。

而Moment则主打全球化 “数据飞轮”。曹旭东 “十年量产论” 背后,是其绑定 BBA、丰田等 160 余款车型的定力。通过 “一段式端到端模型” 创新,Momenta 以多品牌合作换多元场景数据,反哺模型迭代,在城市 NOA 市场与华为合计占近 90% 份额,成合资阵营核心供应商。
最后地平线选择走向大众市场 “成本杀手”。避开高端竞争,聚焦十万级车型的定位,让地平线快速打开奇瑞、吉利等本土车企市场。其 “芯片 + 系统” 垂直整合能力,实现 10-15 万元级车型高速 NOA 标配,与华为、Momenta 形成 “高端 - 合资 - 大众” 互补。

技术普惠与行业洗牌的必然
曹旭东 “仅剩两三家” 的预判,正被数据印证:第三方全栈厂商 TOP3 份额已达 98.7%,中小玩家因技术、数据壁垒加速出局。未来竞争聚焦三点:
1. 成本控制:十万级市场用户信任度仅 43%,需在千元成本内实现 “够用” 体验,地平线硬件优化、比亚迪 “天神之眼” 轻量化方案已做示范;
2. 数据闭环:Momenta 全球化合作、华为规模化落地,核心是靠数据积累提升场景适配,这是端到端模型迭代的关键;
3. 生态协同:长安 “北斗天枢 2.0” 联合 25 家供应商降 35% 研发成本,证明单打难行,整合芯片、算法、车企资源成胜负手。
当然,需注意,“高端突围” 与 “利国利民” 并非对立 —— 华为技术突破为行业定标,地平线下沉让全民享安全红利,二者共推中国汽车从 “制造” 向 “智造” 跃迁。而法规滞后、责任界定模糊,或将成格局落定前的最后变量。

结语:一场普惠驱动的行业革命
地平线路测事件,恰似照见智驾行业未来的镜子:当技术突破成本枷锁,当普及替代炫技成共识,市场终将倾向兼具技术实力与场景洞察力的玩家。华为、Momenta、地平线三足鼎立格局初现,最终胜出者,必然是能在安全、成本与体验间找平衡的企业。这场革命的终点,不是少数品牌的高端狂欢,而是千万车主方向盘上的 “智能安全感”。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