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晚,作为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七部舞台剧目之一,广州芭蕾舞剧院原创芭蕾舞剧《家园》在上海文化广场主剧场首次公演亮相。南都N视频记者在现场注意到,演出结束时,沪上观众被剧目呈现与演员情感所打动,剧院内掌声与欢呼交织,气氛热烈。
1
全新改版提升凸显戏剧张力
《家园》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与广州市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广州芭蕾舞剧院创演,以“大湾区心灵归宿”为主题,讲述华侨后代青年恋人回归祖国、投身湾区建设的故事,展现时代变迁下的情感人性与家国情怀,是国内首部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芭蕾舞剧。

舞剧场景将纽约唐人街的海外景象与大湾区建设的现实场景进行对照,通过“双湾区对话”的叙事方式,把个体情感抉择融入时代背景之中,诠释了个体命运与民族发展同频共振的母题。
创作上,《家园》以现实主义舞蹈创作手法为基调,创新性地融入岭南地方文化元素,将粤剧水袖、南拳、英歌、舞龙、舞狮等岭南非遗元素与芭蕾有机融合,实现地域身体文化的芭蕾式呈现。该剧以“芭蕾语言本土化”为创作理念,将木棉花开、早茶市井等生活图景转化为肢体符号,在保持芭蕾艺术纯粹性的同时,完成对大湾区人文精神的视觉化呈现。

作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家园》于2025年4月26日作为广州艺术季开幕演出在广州大剧院首演。此次入选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在上海演出,是该剧经过全新的改版提升后在上海的首演。据介绍,主创团队在保持原有的大结构框架下,不仅对该剧的剧情结构和表演节奏都进行了调整,使得剧情起承转合更加合理,更能引发观众共情;又对多处细节内容精雕细琢,在细腻之处再打磨,具有前后呼应效果,使得内容更紧凑,戏剧张力更强。

芭蕾舞剧《家园》编舞王圳冰向南都N视频记者介绍,“这部剧融入了国际视角、科技元素等当下年轻人喜爱的表达,不仅能看到传统西方芭蕾舞的唯美,还能感受到粤港澳大湾区浓厚的家国情怀。”
谈及此次赴沪演出,王圳冰表示,上海是该剧在广州演出之后展开巡演的第一站。“通过上海国际艺术节这一平台,我们希望可以向大家展示艺术和城市的发展紧密相连,我们的艺术创作者沉浸与扎根于生活及城市建设。很荣幸《家园》跟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的其他入选剧目一起,共同展示我们粤港澳大湾区的精神面貌。”
2
观众盛赞科技感与岭南非遗元素
当晚演出结束后,一名上海本地的观众告诉南都N视频记者,此前她已参加过《家园》的主创访谈分享活动,此次又特意前来看剧。“我很喜欢这部剧讲述的故事,用芭蕾舞剧把这样的故事讲好还是蛮难的。我还很喜欢这部剧对舞台科技的运用,呈现出不一样的舞台效果。作为年轻观众,我希望有更多原创芭蕾舞剧的出现,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更多不同的芭蕾舞剧色彩。”
“其实我刚刚在看剧的时候,已经忍不住给朋友发微信分享,告诉他这部剧特别好。”另一名上海观众提到,剧中不仅传递出的情感令人动容,而且巧妙融合科技元素,充满科技感。“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机器人的舞段,紧扣当下时代发展的潮流,音乐加上编舞有种诙谐的效果,我觉得很新颖。”

一名学习过芭蕾舞的观众则对南都N视频记者表示,她原本就对西方芭蕾舞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倍感期待,观演后更觉超出预期。“看完后我觉得很惊喜,比我预期的还要好看。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中国城的片段,融合了英歌舞、舞狮等岭南非遗元素,展现出东西方文化的碰撞,我觉得非常精彩。”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朱可轩 钟欣
视频:南都N视频记者 朱可轩 林经武
图片:剧方提供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