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即思考:“色彩绘画”创研工作坊中的方法论探索与实践启示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10-23 20:04
业财融合服务中心 - 运营部



色彩绘画创研工作坊(第四期)创作与实践部分合影

编者按

7月,在北京又迎来了一场关于色彩与创作的深度对话。"色彩绘画"创研工作坊第三部分【创作与研究】在热烈的氛围中拉开帷幕。马树青、黄拱烘两位导师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创作者们欢聚一堂,围绕【创作与研究】这一核心课题展开了一场深入探讨与全情投入的艺术实践。

本次课题在部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马树青导师聚焦色彩绘画的形式、方法与本质,通过启发式讨论与个性化指导,帮助创作者们突破思维定式,建立独特的色彩表达语言;黄拱烘导师则着重引导创作者突破既有经验,从量变到质变,通过大尺幅创作的尝试,探索如何让绘画成为独立自主的存在。两位老师的引导相辅相成,层层递进。

工作坊的创作热情持续高涨,导师与成员、成员之间的交流不断深入。每当夜幕降临,工作室里依然涌动着思想的碰撞与创作的激情,常常直至深夜仍不愿散去......

正如成员们感叹的那样:"导师讲授认真负责,我们也真是全情投入!"这正是对“色彩绘画”创研工作坊最好的诠释。


“色彩绘画”创研工作坊

导师马树青

工作坊讲授部分内容

Ma Shuqing' Teaching Log of the Workshop(由马树青口述,《库艺术》整理)



马树青老师与成员进行交流

每次工作坊启动时,我总希望能将近期对绘画与创作的思考和成员们分享和交流。工作坊首日,我们用半天时间探讨色彩绘画的形式与方法,我从个人的绘画经历做了一些阐述,成员们反应积极,互动中还碰撞出新的问题,这让成员们很快进入了状态,为接下来的绘画实践环节做好了铺垫。







成员进行创作

进入了创作环节,参加工作坊的成员通过具体实践尝试着先前集体讨论中对色彩绘画的体会和认知,寻求自己的绘画方法和语言。起初我没有过多介入,只是一直在观注成员们正在进行中的绘画过程。大家完成1-2 幅作品后,我们展开一对一分析,剖析每幅作品的优缺点。点评时,其他成员也会围过来参与,一切都变得更为具体,这让工作室里的气氛也更为热烈和专注。夜色降临,晚餐后很多学员继续留下来在工作室一边画画,一边根据自己和别的成员的作品继续讨论..........








马树青导师与成员进行一对一交流

在后续的创作交流中,成员在之前作品的基础上进行了反复修改和更深入的创作。上午的时间我们继续探讨,问题也越来越具体,也更接近色彩绘画的本质,成员们发言踊跃、提问积极,很快投入到工作坊的节奏中。下午大家创作时我在一旁关注每一位成员,针对个性化问题进行一对一交流探讨。


晚间成员观看德国艺术家杰瑞·翟纽克教授纪录片


成员创作区域

这次“色彩绘画”创研工作坊课题解构调整后,我发现本阶段成员们的创作更成熟了,其中很多成员都曾参加过前几期的“色彩绘画”创研工作坊,对色彩绘画的核心理解程度更加深入了,提出的问题也更尖锐,这相较前几期是一个明显的变化。

在工作坊现场创作交流对每一个参与者都是不同于自己平时日常一个人的绘画实践,虽然短短几天却会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马树青导师为证书签名


马树青与黄拱烘导师见面


“色彩绘画”创研工作坊

导师黄拱烘

工作坊讲授部分内容

Huang Gonghong' Teaching Log of the Workshop(由黄拱烘口述,《库艺术》整理)



黄拱烘老师与成员进行交流

在“色彩绘画”创研工作坊的新一阶段,考虑到成员之前已经和英格丽·弗洛斯、马树青两位老师一起有过深度的交流学习,我也提前看过成员们的优秀作品、了解他们的创作状态。我始终认为,所谓绘画精神层面的品质,其实就是绘画物理层面的品质。于是,我着重以材料的视觉属性为出发点,展开来跟成员分享我所理解的色彩绘画。





黄拱烘导师指导成员创作

第一天,我让他们先做各种色彩基础结构的训练。我认为色彩基础结构的训练和清晰呈现,能够让成员快速进入下一步关于绘画空间的理解和构建当中。并引导成员在现有经验上,如何去拓展色彩绘画可能性。毕竟大家对色彩绘画的经验是有限的,在短期内弄明白诸多复杂的绘画问题,并形成自己的绘画风格并不现实。于是我要求大家先放空自己,从练习的角度在数量上有所突破,做一些带有视觉普遍性的色彩训练,去发现更开阔的色彩表达方式。没想到这个过程非常有效,学员们也都很认真很有激情配合。





成员进行创作

当天,我看到工作现场有一些新的变化。我要求成员学会以"观看"去代替"思考"——在绘画过程中,"观看即思考"。希望他们能在短时间内对画面的各种变化快速做出反应。通过色彩互动在绘画过程中的实践,获得关于色彩相对性原理的更深刻的认识。同时我也要求他们在创作过程中,既能够以"创作者"专注于材料通往作品的每个当下,也能够作为"旁观者"出离于作品形成的过程当中。我们第一天着重先在平面上进行量的积累。而我计划第二天让他们进一步了解什么是平面即空间。因为这次工作坊我的课程只有三天时间,我希望大家能在前两天弄清楚平面和空间的关系,为最后能够更系统地进入绘画作品的创作创造条件。






工作坊交流现场

经过第一天关于色彩结构的训练,成员们的实验作品,无论质和量都远超我的预期。他们显然能够理解我所强调的:"通往图像的路径,其实也是油彩自我显现的路径"。所以,第二天我建议大家尝试一些大画幅创作。我认为,大画幅的创作,是绘画形式在物理层面最深刻的表达。它对艺术家的绘画能力也是一种更系统的、更具体的考验。在创作过程中,我有时会根据不同成员碰到的问题,做一些操作性的演示。大尺幅画作的创作,的确能够触发他们的身体运动状态对绘画的冲击。第二天的最后结果是,多数的成员做得都很好,他们的能力同样超过我的预期,就连他们自己也没预料到。我不禁在想,工具以及尺幅的转换,对一个艺术家有多大影响。成员们平常接触大尺度画作不多,这本该是个短板,但前面我们对绘画基本概念的梳理和贯通,尤其对结构和空间清晰系统的认识了解,让大家反而在生疏的情况下获得了一种新的视野,这不但可以打破了先前的一些绘画习惯,也给他们的画面带来很多新的内容和惊喜。这样,我们顺利地进入到了第三天更多元的创作实践中。因为手势动作的介入,色彩被融合在颜料与布面所展开的各种关系中。成员所展现的画面结构,在最后阶段的表现中显得更加清晰和连贯,不但获得色彩绘画的运动感和节奏感,也诠释着平面绘画中关于时间和空间的维度。让作品回归它本自俱足的真理显现中。





成员进行大尺幅绘画创作

有感于参加这次工作坊每一位成员的积极互动,我的内心充满了祝福。虽然短短几天的相处,从他们作品中,我不但看到大家在绘画上的能力,也看到每一位导师和成员不同的艺术才华,看到库艺术教育平台专业的学术品质,以及大家共同追求真实美好生活的姿态。期待大家下一阶段的创作能顺利推进。


黄拱烘导师现场创作


“色彩绘画”创研工作坊

成员现场部分创作

Works by some members at the workshop















8月即将启动的全新工作坊

与东京艺大材料专家

面对面交流与创作

特邀导师: 秋本贵透(日)

特邀讲师:乐丽君

举办日期:2025年8月20日——27日

(8天,每天9:00——18:00)

讲授形式:理论讲授+创作实践+一对一指导+参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知名教授工作室

举 办 地:北京

招收人数:15人(小班制确保指导质量)

策 划 方:库艺术教育

主 办 方:艺时代(北京)国际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特别支持:日本Kusakabe画材公司、麦克美迪

工作坊亮点
Workshop features

1, 足不出国,以最短的时间,最小的代价获得国际 权威导师 亲传核心材料技法;

2, 欧洲传统技法的亚洲化改良 , 契合东方创作者思维的教学法 ;

3,建立科学认知框架取代经验主义 , 培养以材料特性驱动创作的思维模式 ;

4, 完成1-2幅具有材料研究深度的创作 。

长按或扫码立刻报名

报名微信:kuyishu001

联系电话:010-84786155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