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人工智能……羊舍用上新技术 出栏旺季“数”养羊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10-23 04:42
商标服务中心 - 服务中心

金秋时节,正是牛羊出栏的旺季。陕西榆林是全国养羊大市,如今这里养羊也用上了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现代化养殖给羊产业带来什么改变呢?

细分阶段 投喂羊儿精细化

在陕西榆林市上河湖羊养殖基地内,有羊舍156座,总养殖规模达到15万只级别。不同的羊舍内饲养的羊种也有所不同,比如湖羊,这种肉绵羊肉质细嫩美味。还有绒毛较长且长角的陕北白绒山羊,这种羊种既可以食肉,还产出被誉为“榆林白”的高品质羊绒。在这里,绒山羊、肉绵羊、奶绵羊三大类羊种优势互补,当地把这种养殖格局很形象地称为“三羊开泰”。

 

现代化的养殖业离不开精细化的饲养,什么叫精细化?养殖人员告诉记者,在羊舍里,羊群还被分为种公羊,妊娠期母羊,哺乳期母羊,育肥期羊等总计八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羊群都有不同的饲养方式。以育肥期羊为例,养殖人员会选择2月龄健康羔羊,将喂养的精料比例提高至50%~60%,粗饲料以青贮为主,保证能量供给。经过4~5个月育肥,羊体重达40~50kg方可出栏,出栏前6小时停料,保留饮水,减少胃肠内容物,提高肉质。

羊舍用上新技术

 

在如此庞大的养殖场内,想要实现精细化的养殖,离不开各种科技。比如有的羊群耳朵上都有佩戴一个耳标,耳标实际上也是一种电子装置,一方面可以帮助饲养员识别每只羊,另一方面还可以监测羊的行为。在羊舍内,安装了大量的物联网传感装备,这些设备时刻监测着圈舍内的温度、湿度和氨气浓度。采集到的各种数据将被传输至养殖场内的智慧指挥中心,养殖技术人员可以利用监控大屏实时了解羊圈内的情况,掌握羊群生长进度。

 

不仅如此,羊舍中的喂食由撒料车完成,这些撒料车是本地企业自研的自动无人撒料车。通过搭载视觉识别技术,可通过AI识别,实现养殖场区内L4级无人自动驾驶。高效播撒饲料同时,自动识别分析羊群情况,进一步提升饲喂效率。

从吃到用 全产业产值超150亿

 

记者从当地羊产业发展中心了解到,截至去年,全市羊饲养量达975.2万只,去年,榆林市羊肉产量达6.8万吨,除满足本地消费外,榆林羊肉也借助冷链物流销售至全国各地。肉羊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被普遍回收,带动建成数家十万吨级有机肥加工厂,制成有机肥主要投入饲草作物种植,实现产业链绿色闭环。

 

另一方面,榆林现在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羊毛防寒服研发、生产基地。榆林市年产羊绒毛产品1300多万件,产值近30亿元。出口德国、瑞士、法国、意大利、英国等多个国家。肉羊和羊绒毛两条完整的产业链,如今总产值已超过150亿元,也大大带动了当地养殖户增收。

(央视新闻客户端)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