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水果丰收的季节,各种新鲜水果纷纷上市,但你知道吗?有些水果吃不对可能暗藏健康风险。今天就来聊聊那些需要特别注意的水果,让你吃得既美味又安心。
1、榴莲
被称为“水果之王”的榴莲,含糖量高达27%,热量更是惊人。一小瓣榴莲的热量就相当于半碗米饭,血糖偏高的人群尤其要控制食用量。
2、荔枝
“一颗荔枝三把火”的老话不无道理。荔枝含糖量约16%,且含有抑制人体葡萄糖代谢的成分,空腹大量食用可能引发“荔枝病”。
3、龙眼
干龙眼的含糖量高达60%以上,即使是新鲜龙眼也有14%的含糖量。秋季干燥,本就容易上火,龙眼更要适量食用。
二、特殊人群需谨慎的水果1、柿子
空腹吃柿子容易形成胃结石,特别是未完全成熟的柿子单宁酸含量更高。胃肠功能弱的人群最好去皮食用,且不要与高蛋白食物同食。
2、杨桃
肾功能不全者要远离杨桃,其中含有的神经毒素可能引发呃逆、呕吐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3、菠萝
菠萝蛋白酶可能引发口腔不适,过敏体质者食用后可能出现皮肤发红、瘙痒等症状。建议用盐水浸泡后再食用。
三、吃水果的黄金法则1、控制总量
每天水果摄入量建议200-350克,相当于一个中等苹果加一小把葡萄的量。高糖水果要适当减少分量。
2、注意时间
最好在两餐之间吃水果,避免饭后立即食用影响消化。晚上8点后尽量不吃水果,以免影响睡眠质量。
3、搭配有讲究
酸性水果不要与奶制品同食,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肠胃敏感者避免空腹吃酸性强的水果。
4、处理要得当
能去皮的水果尽量去皮,减少农药残留风险。葡萄、草莓等难清洗的水果可以用小苏打水浸泡。
记住,没有绝对“坏”的水果,只有不适合的吃法。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水果和食用方式,才能让水果真正为健康加分。现在就去检查一下你的果盘,看看有没有需要调整的地方吧!
温馨提示:内容中医疗科普知识仅供参考,不构成用药指南,不作诊断依据,无行医资格切勿自行操作,若有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