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里飘来一股甜味,老李头像往常一样削好了苹果,坐在阳台摇椅上慢慢啃着。他今年六十七,血糖偏高、牙口不好,但他始终坚持“一个苹果一天医生远离我”的说法,几十年都没变。
儿媳妇看着他一口一口地咬着脆苹果,忍不住提醒:“爸,要不你别直接啃了,我给你切片温一下?”老李头却摇头:“苹果就是得脆着吃,才有味道。”
但谁也没想到,没过一个月,他因为肠胃不适住进了医院。医生说的第一句话是:“苹果啊,您还真别直接啃,特别是上了年纪。”
苹果这东西,在咱们老百姓的心里就是健康的代表。想减肥的人吃苹果,想润肠通便的人吃苹果,血脂高的、便秘的、怕感冒的,几乎都听说过“每天一个苹果”的好处。
但问题也来了,吃苹果的方法难道真的是随便的吗?尤其是人到了五六十岁以后,身体器官开始走下坡路,牙齿不如以前利索,胃肠道也没那么强了,这时候还一股脑地照着年轻人的方式吃,可能就是伤害健康的开始。
先说一个很多人没意识到的点:苹果虽然是低热量水果,但它的膳食纤维含量在水果里算比较高的,尤其是果皮和果肉中间的那层,富含果胶和不溶性纤维。
这些成分对年轻人来说,确实能促进肠道蠕动、排便顺畅,但是对一些年纪大的人来说,这些纤维如果摄入过多,反而可能加重胃的负担,出现腹胀、嗳气、甚至是消化不良等问题。
特别是一些本身就有胃炎或者胃溃疡基础的人,空腹吃一个凉凉的苹果,很容易就感觉胃里翻江倒海。
另外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就是“凉”这件事。很多人家冰箱里常年放着苹果,拿出来就吃,甚至早上空腹来一个,图的就是个方便。
但这种冰冷刺激对胃黏膜其实并不好,尤其老年人胃液分泌功能本身就下降了,冷食进入以后容易导致血管收缩,使原本就不活跃的消化系统更雪上加霜,诱发各种胃肠道不适。
那为啥建议“温着吃”?这里的“温”不是拿去炒,也不是煮烂,而是让苹果回温到接近体温,或者稍微加热处理一下。
像用蒸锅轻蒸三到五分钟,不加糖不加水,就是简单加热一下,这种方式能软化苹果中的纤维,使得咀嚼和消化更容易,减少对胃的刺激,还能保留苹果的大部分营养。
这种吃法对很多老人、小孩,尤其是那些胃肠道敏感的人群特别友好。
再从牙齿的角度说一说。啃苹果听起来是个挺自然的事儿,但对上了年纪的人可不一定友好。年纪大了以后,牙龈退缩、牙根暴露、牙齿松动,这些问题几乎是避免不了的。
尤其是带假牙的群体,大力啃咬苹果很可能造成假牙移位,甚至磕伤牙床。
有调查显示,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超过45%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咀嚼功能减退问题,其中30%以上的人对坚硬水果摄入有顾虑。
这种情况下,继续坚持用“年轻人的牙”去啃硬脆苹果,无异于自讨苦吃。
而且还真别以为蒸苹果就没营养了。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的数据,苹果中的维生素C在蒸的过程中确实会有少量流失,但维生素C并不是苹果的主要营养优势。
苹果的优势更多在于果胶、类黄酮、多酚这些抗氧化物,而这些成分在轻度加热下反而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吸收。
比如一项针对中老年人的研究显示,将苹果蒸熟以后再食用,能够显著提升体内抗氧化能力,对预防动脉硬化、降低心血管风险有一定帮助。
另一方面,温热的食物对血糖的影响也不同于冷食。吃凉的苹果时,身体需要额外的能量来“加热”食物,这可能会导致短时间内胃排空延迟、血糖波动变大。
相反,温热的苹果更容易被消化吸收,血糖上升更平缓,对糖尿病患者更友好。
根据《中老年人血糖管理与营养干预研究综述》里的一组实验数据,同样是吃100克苹果,常温食用后1小时的血糖升高幅度比冷藏苹果低了接近18%。这对需要稳定血糖的人来说,就是实打实的帮助。
当然也有不少人会担心:苹果蒸熟了会不会变甜,吃起来是不是升糖更快?但这个其实不用太担心。
苹果在短时间加热过程中,果糖不会明显增加,反而是因为变软、香气变浓,主观上会觉得更甜而已。
对于大部分糖尿病人来说,只要掌握好量,一天吃一个温热苹果,基本是安全的,不会造成血糖波动太大。
说到底苹果到底该怎么吃,真不能一刀切地照搬所谓“健康习惯”。健康这事儿,从来都是因人而异的。
年轻人牙口好、肠胃好,那啃着吃也没什么问题。但对五六十岁以上、特别是有慢性病基础的人来说,调整吃法比一味坚持某种“习惯”更重要。
不是说吃苹果错了,而是说吃苹果的方法也该跟着年纪和身体状况改一改。
还有一点也得说说,现在不少老年人为了省事,习惯削皮吃苹果,觉得这样更干净,但其实苹果皮里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合物,尤其是多酚类物质,是对抗自由基、延缓衰老的好帮手。
当然前提是苹果洗干净,用专门的果蔬清洗剂或者淡盐水泡一泡,也可以用流动水多冲几遍。如果是蒸熟吃,那带皮蒸效果会更好,既保留了营养,也让口感更顺滑。
提醒一句,网上的健康建议再靠谱,也不如面对面看一次医生来得安心。
如果已经有慢性胃病、糖尿病、牙齿问题等状况,苹果到底该怎么吃、一天吃多少,最好还是去当地的正规医院营养门诊或者老年科面诊,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给出最适合的建议。
别让“健康的水果”变成无形的负担,吃对了才是最好的养生。
参考资料:
《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中老年人营养与健康研究进展》
《水果对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干预效果分析》
《中老年人血糖管理与营养干预研究综述》
编辑:陈方
一审:李慧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