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李东阳朋友圈
京东进车圈,是认真的
51岁的刘强东,才真正到拼命闯的时候!
在他挂帅亲征,杀回一线的这段日子里,京东的事业版图遍地开花,搅动外卖三国杀、进军酒旅行业,近期又宣布杀入车圈后的第一辆车即将上线。
几乎同一时刻,京东与长安汽车、宁德时代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车圈朋友越处越多,同时在迪拜的京东物流也与小鹏汽车达成了战略合作。
有人可能会问:小鹏好歹是新势力里的老玩家,何小鹏手里还有绝对投票权,为啥要让刘强东进来?
图源:京东物流黑板报
事实上,京东物流一直在深化中东基础设施布局,旨在为更多出海中国企业提供降本增效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车圈未来的趋势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合纵连横,所以这是一次双赢的合作。
京东的想法很简单,把汽车全渠道营销与售后服务体系搞成一个线上超大卖场,做为车企服务的那个人。
刘强东入局,搅动的是车圈整个行业的老玩法。
公开资料显示,10月15日,京东物流与小鹏汽车在迪拜杰贝阿里保税区宣布深化战略合作,由京东物流全程规划运营的小鹏汽车中东区域备件仓库正式启用。
这意味着京东将覆盖从卖车到售后的全链路,几乎贯穿汽车的全过程。
而且这一备件中心存储超千种汽车配件,涵盖小鹏汽车多款车型的维修保障需求,已成为小鹏汽车在中东地区规模最大的汽车备件中心。
这对要抢中东市场的小鹏来说,简直是送来了粮草库,通过京东物流实现 “仓配一体化”,将配件交付周期从国内调拨的 20 天缩短至本地 3 天内,会此举显著提升用户满意度。
图源:京东物流黑板报
要知道,中东现在是新能源车企的必争之地,比亚迪、极氪都在抢,小鹏要是售后跟不上,好不容易打下的市场就得拱手让人。
数据显示,2025年1-7月,小鹏海外销量达18,701辆,同比增长217%,其中中东市场贡献显著。
截至2025年10月,小鹏已进入阿联酋、埃及、约旦、黎巴嫩等国,并计划2025年内完成海湾六国全覆盖。例如,阿联酋市场于2024年10月正式启动,首批G6、G9车型通过本地经销商 Ali & Sons 集团销售,2025年计划新增阿布扎比门店。
而且前几日,小鹏汽车生态企业小鹏汇天在迪拜举办的 “陆地航母” 国际品鉴会上,完成了分体式飞行汽车X3-F(陆地航母)的海外首次有人驾驶公开飞行,并与中东多国签订600 台订购协议,创下中国飞行汽车领域海外最大批量订单纪录。
只有后方粮草充足,人心安稳,小鹏才能无牵挂冲锋陷阵,京东物流起到的正是这个作用,毕竟飞行汽车这东西交付、售后比普通汽车复杂十倍。
咱们都知道,当下车圈方方面面均卷成了麻花,尤其在售前,车企CEO亲自示好、价格战敲开心动信号,车主即潜在车主被钓成了翘嘴。
不过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用户更在意的或许是售后服务,尤其在核心区域电池这一块,有效保养与维护是延长汽车寿命的一个关键点。
京东正是瞄准了这一点,前段时间京东还与比亚迪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京东汽车正式成为比亚迪售后领域的电商合作平台。
据介绍,双方将针对比亚迪汽车售后京东官方旗舰店进行深度共建。该旗舰店将为比亚迪车主提供涵盖原厂保养、精诚轮胎、原厂配件、汽车精品等在内的一站式售后服务,保障到店服务品质如一,增强车主对品牌线上服务的关注与信任。
图源:京东养车直通车
这次又拿下小鹏汽车,京东看来是要将车圈品牌一一突破,彻底把自己变成一个线上大卖场与服务商。
不过刘强东的野心还不止于此,10月14日举办的京东11.11惊喜开放日活动上,京东汽车宣布联合广汽、宁德时代将推出一款汽车,官方将在10月底陆续开启内测版、大众版试驾活动,11月9日新车正式官宣发布。
当市场猜测刘强东是否要走上雷军的老路时,京东表示这款新车是三方联合推出,京东主要提供独家销售,不直接涉及制造环节。
而且这款车主要走的是性价比路线,起售价在10-12万左右,京东在会上表示:“此次联合,将围绕用户真实痛点展开研发与设计,重点聚焦外形时尚、性能安全、续航能力、价格亲民四大方面,力求实现最优平衡,推出一款大家能够买得起、能满足大家90%以上生活通勤需求的‘国民好车’。”
随着新能源电车的普及,汽车后市场未来的发展潜力不容小觑,谁能抓住这块香饽饽,未来就多了条生存之道。
而且现如今,在选车购车层面,的确存在诸多不便,如果有平台打通看车、选车、买车、换车等一站式服务,对消费者而言是件好事。
从巅峰到低谷,刘强东与京东正以 “重新来过” 的勇气,在变局中寻回初心。
刘强东曾直言,过去五年是京东失落的五年,“没有创新,没有成长,没有进步,堪称创业史上最无特色、贡献价值最少的时期”。
这番剖白并非成功者的自谦,彼时资本市场的反馈与业务数据,均折射出京东的困境;而拼多多、抖音电商的强势崛起,更与这位昔日电商 “二当家” 的失意形成鲜明反差。
就在外界唱衰声中,刘强东重返一线掌舵,为京东校准航向。2025 年第一季度财报给出了积极回应:京东实现营收 3011 亿元,同比增长 15.8%,不仅连续两个季度保持两位数增速,更创下近三年营收增速新高。从数据到市场动向,不难看出,刘强东与京东正逐渐找回 20 年前初创时的活力。
时间回溯至 2004 年,刘强东在《创京东》中提及,那一年是他 “睡得最踏实的一年”, 正是这一年,京东成功转型线上电商,迈出了关键一步。
20 年后的 2025 年,中国电商江湖早已沧海桑田,内卷加剧与低价竞争让从业者倍感压力。而刘强东选择主动破局:通过进军外卖、酒旅、汽车等领域,为京东开辟新增长曲线,其终极目标是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生态系统。
如今,京东体系人员规模已达 70 万,在这支庞大队伍的前行路上,刘强东依旧是那个摇旗呐喊、指明方向的引领者。
或许从刘强东化身骑手,走街串巷送外卖的那一刻开始,这个强人已经释放出了自己征战一线的信号。
而纵观京东汽车的汽车布局,不难发现,刘强东并非直接造车,而是另辟蹊径,以供应链和技术服务为核心,围绕汽车全生命周期构建生态体系,试图颠覆传统汽车行业的服务模式。
刘强东也多次强调,“汽车一定是京东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但京东不会自己做汽车”。
不过目前看来,京东和刘强东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车圈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