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们将采摘下来的香蕉分拣。 惠州日报记者黄宇翔 通讯员龙融心 摄
惠州日报讯(记者黄宇翔 通讯员龙门宣)秋阳正好,微风送香。在龙门县龙城街道黄竹沥村一处香蕉种植基地,110亩巴西香蕉已进入采收旺季。记者在现场看到,一串串饱满的青黄果实压弯枝头,掩映在翠绿蕉叶间,数十名工人穿梭林间忙着采摘挑运,汗水与笑容交织,一幅鲜活的丰收画卷在田间铺展。
据了解,该基地种植的巴西香蕉品种优良,具有适应性强、果指长大、口感香甜软糯等特点,深受种植户与消费者青睐。基地负责人徐鹏飞介绍,这片蕉园每亩种植160株香蕉,今年亩产可达1.1万至1.2万斤,总产量预计超120万斤,实现丰产丰收。“龙门昼夜温差大,这是种香蕉的天然优势,能让香蕉口感更清甜软糯。”徐鹏飞说,基地的香蕉以线下销售为主,打包后主要发往北方,省内主要供应深圳、东莞等城市。
采收现场,工人们分工协作,精准挑选成熟蕉串,利落地砍下果轴,再用竹扁担挑起百斤重担,将果实完好运至田头运输点。采收后的香蕉被迅速分割成一梭一梭,经清洗、分拣、包装等初步处理后作为优质农产品投放市场。
产业兴则乡村兴。该香蕉种植基地的稳步发展不仅带来显著经济效益,更为黄竹沥村及周边村民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近年来,龙门县立足本地资源禀赋,积极推动农业特色化、产业化发展。黄竹沥村成功引种并规模化培育巴西香蕉产业,正是龙门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的生动实践。
【来源:惠州市农业农村局_本市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