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百变”新能源车,奔赴产业新蓝海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10-22 17:42
商标服务中心 - 服务中心

本文转自:嘉兴日报

驾驶“百变”新能源车,奔赴产业新蓝海

——嘉兴制造微观察11

  ■记者 吕同 通讯员 吕丹

  仅需三分钟,一辆新能源商用车的电池便能完成更换,无缝衔接继续投入运营——

  在位于海宁市长安镇的浙江奈腾科技有限公司厂房内,一批为捷克客户定制的新能源轻型商用车正在进行最后的调试。与传统车辆不同,这批车搭载了创新的换电技术,以“三分钟换电”模式,彻底破解了物流车队的里程焦虑,即将启程发往欧洲。

  在这里,最引人注目的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流水线,而是基于同一开放式底盘衍生的“百变”车型——物流配送车、冷藏车、环卫清扫车、垃圾收集车,甚至还有一辆充满设计感的房车。这些功能各异的车型,均源自同一“底盘母版”,展现出极高的模块化与灵活性。

  “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这个开放的底盘平台。”公司总经理翁练辉介绍,该平台如同“乐高底座”,可在此基础上实现快速、低成本的定制化开发。这种模式精准契合了海外市场多样化、小批量的需求特点。特别是今年新推出的微型卡车,因设计独特、机动性强,甫一推出即收获超百台订单,并被马来西亚等多国邮政系统列为重点试用车型。

  这家企业虽起步不久,却凭借对细分市场的精准洞察与独特的柔性制造能力,在全球商用车领域竞争中迅速崛起。目前,其产品已远销42个国家,铺设了超过200个服务网点。今年前9个月,企业产值已达去年总产值的1.5倍以上,全年产值正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从奈腾科技这个“样本”解码,我们或可窥见嘉兴新能源产业整体跃升的内在逻辑与关键着力点。

  细分赛道精准切入,构筑差异化竞争优势——面对新能源领域的激烈竞争,嘉兴企业正从“大而全”的粗放式竞争转向“小而精”的精细化布局。奈腾科技避开乘用车的红海竞争,专注于3.5吨以下新能源轻卡、微卡,产值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位于嘉善县的瑞浦兰钧能源瞄准商用车电芯领域,其发布的324AhPro岁星电芯,突破了电芯在长续航、快补能、低成本方面的技术瓶颈,抢占了市场空白;位于桐乡市的浙江玻声电子则聚焦汽车“智能温控座椅”这一细分部件,凭借自研的热电半导体技术,一年创造出1.5亿元的销售额……这些企业的成功实践共同印证了:在新能源产业链中,通过精准卡位细分赛道,足以培育出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技术自主与智能化赋能,锻造产业内生动力——核心技术是企业在国际市场安身立命的根本。嘉兴企业普遍将技术自立摆在突出位置,这从全市的产业数据中可见一斑:截至目前,嘉兴市新能源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高达183.6亿元,位列全省第一。在智能制造层面,嘉兴已构建起“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的梯度培育体系,累计创建省级未来工厂8家、未来工厂试点企业14家、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4家。其中,正泰新能光伏电池组件智能工厂通过引入AI视觉检测系统,将瑕疵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9.7%,生产线人工节省率高达75%。这种以智能化驱动质量与效率双提升的模式,正成为嘉兴制造业的鲜明特征。

  全球视野与生态协同,激活产业集群效应——嘉兴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加速成形。政策层面,嘉兴作为全国首批“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城市,已建成超130公里智能网联测试道路,并计划在2027年前打造100个标杆应用场景,为技术落地与产业协同提供支撑。完善的生态吸引企业纷至沓来。目前,嘉兴已集聚280家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规上企业。链式布局进一步强化区域协同,例如,平湖经开区形成了以“线控底盘+电驱系统”为核心的产业集群;桐乡则依托200余家产业链企业,构建了从材料、零部件到整车制造的完整生态。

  从奈腾科技的一域之光,到智能工厂的全局之火,嘉兴新能源产业的繁荣图景已然铺开。聚焦细分、强化技术、布局全球,这套方法论正结出累累硕果。今年1至8月,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已达43.7%,这一数据标志着新质生产力已成为嘉兴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更多的“奈腾”们,正汇聚成“嘉兴智造”奔涌向前的创新洪流。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