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国教师报
我见
教学如农事
赵 敏 罗 俊
好课就像农民种庄稼,从翻地、栽种、施肥、除草到收获,每一个环节都不可或缺。建设好课堂需要具体的方法,要因材施教,不能操之过急,就如农民用心耕耘每一寸土地,耐心等待每一株幼苗成长,不能揠苗助长,好课亦是如此,它是一场漫长而充满爱的旅程,需要历经精心筹备与细致雕琢,才能让庄稼茁壮成长。
备课宛如翻地,是教学大厦的基石。这一环节要求教师如同经验丰富的农夫,对教材这片“土地”进行深度剖析。记得上学期上公开课语言活动《跑跑镇》时,我和搭班老师就像两个农夫,对绘本进行了深度剖析,梳理出故事中奇妙的角色组合、有趣的情节发展以及蕴含的想象与创造元素等知识要点。明确重点是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大胆猜测角色碰撞后的结果,难点是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让他们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跑跑镇”故事。同时,深入了解班上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兴趣爱好以及生活经验。有的学生对汽车、动物特别感兴趣,有的学生则喜欢想象各种奇特的事物。基于这些情况,我们精心准备了色彩鲜艳的绘本图片、可爱的角色玩偶,还规划了让学生动手制作角色卡片、进行角色扮演游戏的环节,为这次活动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上课恰似栽种,是知识与灵魂碰撞的舞台。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知识的海洋。上课就是将知识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心田的关键时刻。在《跑跑镇》语言活动课上,我们把教室布置成一个热闹的“跑跑镇”,用彩色的卡纸制作了各种奇妙的建筑和道路,还播放了欢快的背景音乐。学生一走进教室,就被这梦幻般的场景吸引住了,眼睛里闪烁着好奇和兴奋的光芒。接着,我们通过展示绘本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中的角色,鼓励他们大胆猜测两个角色碰撞后会变成什么。学生个个开动脑筋,有的说“小猫和小鹰哒哒哒,变成会飞的猫头鹰”,有的说“汽车和轮船哒哒哒,变成水陆两用的车船”。在热烈的讨论中,他们的兴趣被充分激发,探究的欲望也愈发强烈。
辅导如同施肥,是滋养学生成长的养分。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辅导是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养分的重要环节。班上有个叫轩轩的学生,在活动中的语言表达比较简单,总是不能完整描述自己想象的角色碰撞结果。我发现后,走到他身边,蹲下来耐心引导:“轩轩,你看,这个小熊和气球哒哒哒,会变成什么样呢?小熊抱着气球飞起来啦,那我们可以怎么说呀?”在我的启发下,轩轩慢慢地说:“小熊和气球哒哒哒,变成会飞的小熊。”我及时给予鼓励。慢慢地,轩轩的想象力逐渐被打开,语言表达也越来越丰富,他兴奋地和我分享着自己的新想法。那一刻,我感受到了耐心辅导带给学生的温暖和力量。
批改作业宛如除草,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途径。通过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教师可以得到及时反馈。在学生完成“设计自己的跑跑镇角色”绘画作业后,我认真批改每一幅作品。有的学生画的小熊戴着酷酷的墨镜,与滑板车碰撞后变成了会滑滑板的小熊,想象力十分丰富;有的学生画的小鸟和彩虹碰撞后变成了五彩斑斓的大鸟,色彩搭配非常漂亮。但同时,我也发现一些学生在描述角色碰撞结果时,语言表达不够准确和完整。于是,我在课堂上专门拿出时间,给学生讲解如何用更丰富的词汇和更完整的句子描述自己的想法,还展示了一些优秀的作品供他们参考。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不断改进。
评价如同收获,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总结与肯定。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教师需要关注每一个人的成长与进步,及时对其进行评价。《跑跑镇》语言活动结束后,我为每个学生都撰写了个性化评价。对于在活动中表现积极、想象力丰富的学生,我写道:“你就像《跑跑镇》里最神奇的小魔法师,用无限的想象力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妙的世界,继续保持这份创意,你会成为语言小达人!”对于性格内向但有明显进步的学生,我鼓励道:“这一段时间,老师看到了你努力的身影,就像春天里慢慢绽放的小花,虽然一开始有点害羞,但后来越来越勇敢,在活动中也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了,相信你会越来越棒!”
好课如种庄稼,每一个环节都倾注着教师的心血与智慧。它不仅是一场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心灵的交流与碰撞。我知道,每一堂好课都值得我们用心去守护,静待花开。
(作者单位系四川天府新区第八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