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养蜂“新蜂向”!800元认养一群蜂,销路不愁蜜更甜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10-22 15:54
商标服务中心 - 服务中心

近日,在南川区大有镇水源村,一群来自城市的认养人戴上防蜂帽,在蜂农的指导下,亲手从蜂框中摇出琥珀色的蜜。这是南川“摇蜜节”的一个普通场景,也是当地中蜂产业悄然转型的缩影。

南川素有“中华蜜蜂之乡”之称,14万群中蜂依托2000多种蜜源植物,酿出的药材蜜品质虽好,销路却一直成问题。

▲柏枝山上产的野黄柏蜜花香浓郁、色泽金黄。南川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蜂农冯小兵道出不少同行的困扰:“我们这儿有乌泡、五倍子这些好蜜源,可蜂蜜越来越难卖出去。”像他这样的蜂农,全区有4000多户。过去大多依赖老客户口口相传,销售渠道窄,每年总有不少蜂蜜积压在家。

例如,蜂农辜建明家里两代养蜂,近几年也感受到老客户逐渐流失的压力。“蜜越堆越多,越堆越愁。没有稳定销路,谁都不敢轻易扩大规模。”他坦言。

面对滞销困局,南川区开始从销售端寻找出路。不少消费者担心买到假蜜,何不请他们亲自来蜂场看一看?

今年6月,在南川区养蜂协会的推动下,中蜂认养模式应运而生:消费者以每群800元的价格认养蜂群,每年至少收获8斤蜂蜜,多出的部分全归认养人所有。

为确保品质真实可溯,南川区相关职能部门参与制定了详细的认养规则,不仅严格筛选参与蜂农,还引入养蜂协会作为第三方监管。款项暂由协会代管,待消费者收到蜂蜜并确认无误后,再转交蜂农。这一机制既打消了消费者的顾虑,也保障了蜂农的收入。

常年喜爱蜂蜜的市民向华勇,过去因担心假蜜不敢随便购买,如今终于放心:“亲眼看着蜜怎么取出来,心里踏实。明年我打算再认养3群。”像他这样因信任而认养的人逐渐增多。蜂农辜建明在3个月内接到十多群订单,多卖出800多斤蜜。“现在不愁销路了,养蜂也更有底气。”他说道。认养人韦小玲在收获时摇出十斤半蜂蜜,也觉得“这钱花得值”。

随着认养模式的推进,南川的蜂蜜产业不再局限于传统销售,开始向体验式农业延伸。各地配合取蜜举办的“摇蜜节”,融合农事体验与民俗展示,目前已累计吸引1500余名游客参与。从“卖蜂蜜”到“卖体验”,产业的形态正悄然改变。

而在生产端,南川同步在头渡镇柏枝村试点“中蜂代养”模式,构建“企业+村集体+农户”的合作体系。村民仅需缴纳100元押金就能领养蜂群,管理费为每年50元或一斤蜂蜜,大大降低了养殖门槛。村民李兴平去年靠五箱蜜蜂获得5000元收入,今年将规模扩大到10箱。

村民娄义龙今年首次认养130群蜜蜂,他说:“技术有人教,销路也不愁,接下来就想一步步把规模做起来。”

据南川区养蜂协会会长唐洪统计,去年试点的150箱蜂群,共产蜜1500斤,按最低收购价计算,创收10万余元。南川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中蜂养殖既保护了生态,也让群众切实受益。下一步,南川计划沿178旅游环线推广“中蜂代养”模式,逐步形成“一村一品”的蜂业布局,带动更多农户加入。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