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麻花”没生意还全国窜,如今才彻底明白,猫腻不是一般大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10-22 13:02
社保公积金服务中心 - 服务中心

麻花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很多人都对其垂涎欲滴,尤其是天津生产的大麻花最为出名。2019年桂发祥十八街更是制作出了长达2米的“麻花之王”,一举刷新世界纪录。

不过真正让天津大麻花家喻户晓的原因,还是在于全国流动的“正宗天津大麻花”摊。一辆辆面包车上拉着琳琅满目的大麻花奔走在祖国的各个角落,哪里人多去哪里。

但让人不解的是,购买大麻花的顾客并没有多少,甚至很多家长还会用“这些卖大麻花的就是人贩子”的话来吓唬小朋友。可卖大麻花的摊贩数量却不降反增。

他们是靠什么挣钱呢?又是否真的涉嫌拐卖人口呢?

麻花和寒食这个节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时晋文公逃难途中饿到近乎晕厥,属下介子推割下大腿上一块儿肉煮熟给文公,为了纪念他晋文公特意下令寒食这天不能生火做饭。

于是很多大臣就提前炸好面点在寒食这天食用,这些提前炸好的面点就被称为寒具,也算是麻花的前身。

但由于枯井中潮湿、阴冷的特点,食物送下去没多久就会发霉变质。于是柴文进就把面食油炸之后送给刘秀吃。刘秀对于这样的美食非常喜欢追问这是什么,柴文进脱口而出:麻花。

刘秀登基为帝后专门推广这样的美食,于是麻花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起来,成为了举国上下都非常喜欢的一种美食。

这些麻花的体型往往比人的手臂还要粗,长度更是超过一米,放在透明玻璃罩里有着极大的视觉冲击。

中国人历来就喜欢那些体型相对较大的东西,于是天津大麻花的名声也逐渐传播开来。尤其是这些挂着“天津大麻花”牌子全国流动的商贩,更是进一步扩大了其名声。

可让人瞠目结舌的是这些全国流动的商贩,都是挂羊头卖狗肉。他们的麻花并非来自天津,而是安徽省阜阳市黄坝乡的货,这又是怎么回事儿呢?

因为地理环境的限制,黄坝乡饱受旱涝等自然灾害的影响,所以村民们为了生计不得不寻找求生方法,麻花这种传统的小吃就成为了很多村民维持生计的方法。

当时全国最为出名的麻花就是“天津大麻花”,于是20世纪八90年代,一些聪明的村民就想到了把自家产品贴上“天津大麻花”的标签,从而提升知名度。

在那个消息相对闭塞的年代,他们就靠着出售大麻花赚到了不少的钱,甚至不少人在家乡盖起了漂亮的楼房。

在这些人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了制作和销售麻花的行列当中,当地就形成了制作和销售麻花的产业链,有专门生产麻花的,也有那些贴上标签外出销售的人。

所以很多细心的人就会发现,出售这些“天津大麻花”的车牌号往往都是皖K开头,而并非人们熟悉的天津车牌。

他们之所以能有如此高的利润,原因就在于他们通过各种方式来哄抬物价,将成本只有每斤5元左右的大麻花卖到70元左右。

这些商贩选择出售的地点非常讲究,往往选择那些人口稠密的地方,例如高速收费站、学校、大型商超门口,或者是菜市场的档口进行售卖。

一些碍于面子又饥肠辘辘的消费者,看着诱人的大麻花很难不产生购买欲望。

当消费者上前询问价格时也不会觉得有什么,因为这些摊主都会热情地说到“七元、七元”,可当上称之后价格却高得离谱。

这些大麻花还不能试吃、不能退货,所以很多人吃过一次后就直呼上当,再也不愿意购买这样的大麻花。

不过对于这些售卖大麻花的人来说,这本来就是件“一锤子买卖”的事情,卖完之后他们完全可以去其他地方寻找新的消费者。

再加上他们都是流动摊位,不需要支付任何的摊位费和房租,即便是市场监管部门也很难找他们的麻烦。

低成本高收益的生意模式,使得“天津大麻花”成为了很多黄坝乡村民谋生的重要手段,也形成了摊位无人问津可卖麻花的人遍布全国的现象。

前几年,有些人对这些出售“天津大麻花”的车辆总是成群结队在一起休息的现象,产生了质疑,甚至认为他们是拐卖孩子的邪恶组织和间谍组织。

毕竟这些车辆的行进轨迹往往没有什么规律可言,哪里人多就去哪里,而且经常到了傍晚时分就会有很多辆车聚在一起、用铁链拴着过夜。

这样的现象很难不让人怀疑他们在进行秘密交易,于是关于“天津大麻花背后有猫腻甚至罪恶”的谣言也就流传开来。

谣言迅速在人群中传播开来,也导致天津大麻花的名声越来越差了。即便是警方抓到一些造谣者,可谣言却屡禁不止。

但事实上这些出售大麻花的人都只是为了生计外出讨生活的普通农民。之所以选择成群结队休息主要出于抱团取暖的想法,这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家乡情结。

这些人往往不舍得掏钱住旅店,都是自带行李和做饭工具,几个同乡人凑在一起简单做一顿饭,能够填饱每个人的肚子就可以了,即便条件艰苦却也乐在其中。

这些人并不愿意去做任何违法犯罪的事情,甚至对于那些拐卖孩子的人贩子恨之入骨。只是想通过出售大麻花的方式自食其力而已,并没有其他坏心思。

只不过他们在出售“天津大麻花”时过分追求个人利益,忽视了诚信经营的重要性。甚至一些麻花的质量也存在着不小的问题,这也导致“天津大麻花”的名声变得越来越差。

作者:明朗逐史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