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南怀瑾《问道·道德经》| 商业高研院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10-21 03:36
业财融合服务中心 - 运营部


封面新闻记者 孟梅

南怀瑾先生的《老子他说》为其道家经典代表作,常年畅销不衰,内容包罗万象,包括入世、出世、生理、心理、管理、军事、经济、政治等等各领域的原则要点,犹如一座“百宝箱”,可为困惑的现代人指点迷津。

然而南师著述众多,此书重要性其实仍然未被很多人认识看到,且出版至今已逾十年,传播上有一定门槛,因此需要特别单拎出来重新打磨,取其浓缩精华,尤其是更具实用性的部分,借助多种传播渠道,让更多现代人重新认识南师讲述《道德经》的重要价值。

应该说,本书是南怀瑾先生的经典代表作《老子他说》的精华选编版,从修身、处事、养生、管理等等不同角度品读《道德经》。全书左页为《道德经》原文,原文特别选用了赵孟頫小楷《道德经》作为墨宝,既有文化厚重感又形式新颖独特;右页则是南师精要凝练的解读,解读不局限于文辞解释,更重在面对现实人生难题的实际应用和启发领悟。

从任何一页都可以读起,从任何一页都可以停下,随时都可以有心得、有发现。本书以“问道”为主旨,以“道”御“术”,帮助迷茫的现代人洞察世间迷局,看透人间真相,大度从容过生活。

【精彩文摘】

1、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先是自己能够清净无为,那么“天下将自定”。做人做事创业,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一直急急忙忙,天天发疯一样,执意非要成功不可,对不起,到了最后算总账的时候,恰恰是不成功。这也就是柔弱胜刚强的道理。做事情能够勤劳,一念万年,细水长流,无所求,不求成果,亦不放弃努力,最后一定是成功的。

2、知其荣,守其辱。

大家都晓得胜利是光荣的,大家都想胜利。年轻人出来到社会上,都想“前途无量”,“鹏程万里”,都想光荣归于自己。“守其辱”,光荣后面就是不光荣,有成功,一定就有失败;有上台,一定就有下台;有天亮的工作,一定会有黑夜的休息。所以“知其荣,守其辱”,就是万事要留一步。人生本来就是唱戏,上台一鞠躬,下台总归要回到你本来面目,那是赤裸裸地来,什么也没有带来。不要老是想胜利属于我一个人,光荣也都属于我一人。

中国文化有两句话:“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我们是来自民间的人,就是来自民间,上台之后,以及功名富贵,这一些都是假的,是暂时的。等于这些房子的装潢等等都是假的,一旦把壁纸、胶漆去掉,看到泥巴砖头,那才是它的本色。真的大英雄,上台也好,下台也好,恭维也好,不恭维也好,他总是那个样子,保持他的本色。

3、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

这个“朴”字,代表道的原始运用,最初的运用,最细微的运用;这个“朴”看起来很小,但天下没有人可降服它的。

处事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千万不能说我只想做大事,小事就一概不管;假如小事都做不好,还能做大事吗?连一锅稀饭都煮不好,却说要救天下国家,那不是吹大牛吗?

4、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教我们了解一个人生的道理,人生什么才是福气。“知足不辱”,真正的福气没有标准,福气只有一个自我的标准,自我的满足。今天天气很热,一杯冰淇淋下肚,凉面半碗,然后坐在树荫底下,把上身衣服脱光了,一把扇子摇两下,好舒服!那个时候比冷气、电风扇什么的都痛快。那是人生知足的享受,所以要把握现实。现实的享受就是真享受,如果坐在这里,脑子什么都不想,人很清醒,既无欢喜也无痛苦,就是定境最舒服的享受。不知足,是说人的欲望永远没有停止,不会满足,所以永远在烦恼痛苦中。老子所讲的“辱”,与佛家讲的“烦恼”是同一个意义。

“知止不殆”,人生在恰到好处时,要晓得刹车止步,如果不刹车止步,车子滚下坡,整个完了。人生的历程就是这样,要在恰到好处时知止。所以老子说,“功成、名遂、身退”,这句话意味无穷,所以知止才不会有危险。这是告诉我们知止、知足的重要,也不要被虚名所骗,更不要被情感得失蒙骗自己,这样才可以长久。

【作者简介】

南怀瑾先生(1918—2012)是享誉国内外的文化大师、国学大家,出身于温州书香门第,自幼饱读诗书,遍览经史子集,对国学钻研精深,体认深刻,于中华传统文化之儒、道、佛皆有造诣,更兼通诸子百家、诗词曲赋、天文历法、医学养生等等,对西方文化亦有深刻体认,在中西文化界均为人敬重。自青年时代立下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志向后,南怀瑾先生讲学六十余年不辍。他以“经史合参”的方法,讲授儒、释、道等传统文化典籍,讲解不受教派、门户的限制,打通各家学说,纵横古今中外,深入浅出,生动幽默,又每每与现代人的日常生活接轨,让人受益匪浅,深受海内外各界各层次读者的喜爱。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