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13 号,拍卖平台上两个 “靓号” 走出了完全不同的行情:一个尾号是 “666666” 的手机号,被 13 个人抢着出价,来来回回拍了 45 轮,还因为有人不断加价,多延时了 21 次,最后以 50.4156 万元成交;另一个尾号 “888888” 的手机号,起拍价 100 万元,结果从头到尾没人出价,直接流拍了。
为啥两个都是 6 个相同数字的 “顶级靓号”,热度差这么大?关键就在 “后续成本” 上。
先看卖得火的 “666666” 手机号,它归属山东潍坊的一家集团公司,拍的是这个号的使用权。最吸引人的点是没套路:没有最低消费要求,过户也不用额外花高额费用。平时用的是 9 块钱的基础套餐,包含来电显示,还有 40 分钟国内主叫通话;要是超出 40 分钟,打国内电话每分钟 0.15 元,接电话全国都免费,跟咱们平时用的普通手机号消费差不多。
再看流拍的 “888888” 手机号,虽然数字也很吉利,但起拍价本就比前者高不少,还绑了个 “高消费门槛”—— 每月必须消费 1999 元。也就是说,就算花 100 万拍下这个号,之后每个月都得至少花近 2000 块用这个号,长期算下来是笔不小的开支,也难怪没人愿意下手。
文/星动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