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3日,2025年诺贝尔奖最后一个奖项——经济学奖揭晓,乔尔·莫基尔(Joel Mokyr)、菲利普·阿吉翁(Philippe Aghion)和彼得·豪伊特(Peter Howitt)共同摘得桂冠。诺奖官方委员会表示,这次把诺奖颁给三位学者,以表彰他们“对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的阐释”。
近年来,诺贝尔经济学奖与时代关切越走越近。在AI革命席卷全球和经济不确定性不断增加的大背景下,这次公布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聚焦“创新”,或许是在提醒人们,一次由“创新”引发的变革即将到来。
走近3位获奖者
诺贝尔经济学奖最早可追溯到1968年,是全球历史最悠久、最负盛名的经济学奖项之一。自1969年至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共颁发57次,诞生99名获奖者。此次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3位学者,1位来自美国西北大学的经济历史学家乔尔·莫基尔,2位是联合开创了“熊彼特增长范式”的学者菲利普·阿吉翁和彼得·豪伊特。
乔尔·莫基尔,1946年出生于荷兰,美籍以色列经济学家与历史学家,现任美国西北大学经济学与历史学教授,并担任特拉维夫大学埃坦·柏格拉斯经济学院教授。他长期从事欧洲经济史研究,目前的研究旨在理解欧洲社会技术进步和有用知识增长的经济和知识根源,以及工业化和经济进步对经济福利的影响。他曾担任经济史协会会长、牛津经济史百科全书主编和经济史杂志联合编辑,其最近的著作是2016年的《增长文化:现代经济的起源》。
菲利普·阿吉翁,1956年出生于法国,法国著名经济学家,现任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和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他是计量经济学会和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的院士。他的研究重点是增长经济学。他与彼得·豪伊特共同开创了所谓的“熊彼特增长模型”,该模型随后被用于分析增长政策的设计以及国家在增长过程中的作用。其最新著作是2020年发表的《创造性破坏的力量》,系统性地阐述了其“熊彼特范式”的相关理论。
彼得·豪伊特,1946年出生于加拿大,加拿大经济学家,现任布朗大学经济学教授兼社会科学教授。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宏观经济学和货币经济学。他也是“熊彼特增长模型”的创始人之一,一直积极探索宏观经济学和货币理论的新基础,并撰写了大量关于加拿大货币政策的文章。
建立保护“创新”的外部机制
综合来看,这一次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关注的议题较为“冷门”,不是因为“创新与增长”议题不重要,而是因为这一议题太过重要,已经成为各国、各领域经济增长讨论的日常。
首先,乔尔·莫基尔是经济历史学家,经济历史学家获得诺奖的案例就很罕见。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官方介绍写道,人类社会并非总能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恰恰相反,停滞是人类历史上大部分时期的常态,“乔尔·莫基尔运用历史资料,揭示了持续增长成为新常态的原因”。
乔尔·莫基尔专攻1750年至1914年期间的经济史研究,他的研究指出,人类在工业革命之前,往往对经济发展缺乏科学解释,这使得新发现和发明的推广变得困难重重。他还强调了社会对新思想持开放态度并允许变革的重要性。
菲利普·阿吉翁和彼得·豪伊特则是著名的“熊彼特增长模型”的开创者,也成名已久。熊彼特是二十世纪初,与凯恩斯比肩的理论巨人,但由于其理论缺乏模型依据,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并没有受到学界的重视。1992年,菲利普·阿吉翁和彼得·豪伊特,一起建立了“熊彼特增长模型”(Schumpeterian Growth Model),让熊彼特的经济学思想重新回到主流经济学的舞台。
人们都知道,技术进步会带来经济增长,但具体来看,技术进步是如何帮助经济整体实现增长,又如何对技术进步进行数理化的解释,是上个世纪末困扰经济学界的难题。菲利普·阿吉翁和彼得·豪伊特引用了熊彼特提出的“创造性破坏”概念进入模型,新的技术会为企业带来超额利润,与此同时,原本居于垄断地位的老旧技术则会被逐渐淘汰,新旧技术不断交替,实现对经济增长的重塑。
“就像苹果代替了诺基亚,汽车代替了马车,创新就是一个产业不断颠覆的过程。”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永钦表示,“创造性破坏”会带来一些短期的问题,例如一些行业、企业的倒闭,但长远来看,创新是推动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
“熊彼特增长模型”提出后,菲利普·阿吉翁还对理论不断丰富,对“创新与竞争”“创新与产权”“创新与产业政策”等话题做了多样的研究,强调外部机制对创新的保护作用。
诺贝尔经济学奖对“创新”的肯定,有一定的时代意义。在奖项公布现场,诺贝尔经济学奖委员会主席约翰·哈斯勒表示:“获奖者的工作表明,经济增长并非理所当然。我们必须维护创造性破坏背后的机制,这样人类才不会再次陷入停滞。”王永钦也认为,这次诺奖获奖者们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提示人们应从产权保护、金融制度、社会环境等角度,加强对创新的保护。
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仍在增加,本周正在召开的IMF秋季年会上,关税风波和债务危机是各国财长热议的话题。人们期望找到下一个引爆经济增长的新技术,但又对AI革命的颠覆性改变十分担忧。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或许就是希望用学界的理论,让人们能够重新审视“创新”的意义,建立完善保护创新的机制,以实现人类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
附:过去五年诺贝尔奖获奖者名单和成就
202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达龙·阿西莫格鲁、西蒙·约翰逊和詹姆斯·罗宾逊三位经济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制度如何形成及其对经济繁荣影响”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
202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克劳迪娅·戈尔丁,是历史上首次由女性经济学家单独一人包揽诺贝尔经济学奖,同时也打破了过去几年多人共同获奖的情况。克劳迪娅·戈尔丁在性别经济学和劳动经济学领域久负盛名,其最为人所知的是对美国经济发展中性别差距的研究。
202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美联储前主席本·伯南克、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教授道格拉斯·戴蒙德和华盛顿大学奥林商学院教授菲利普·迪布维格,以表彰他们对于银行与金融危机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欧美经济“硬着陆”担忧加剧。这三位获奖者的分析研究对于规范金融市场和应对金融危机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目前货币政策框架的完善,及理解金融体系的放大功能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202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一半授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戴维·卡德,“以表彰他对劳动经济学的经验性贡献”,另一半联合授予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约书亚·D·安格里斯特和斯坦福大学教授奎多·W·因本斯,“以表彰他们对因果关系分析的方法学贡献”。这三位获奖者的研究对劳动经济学和教育经济学有着广泛的影响,对全球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诸如劳动力市场的改革、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教育公平等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02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一对斯坦福大学的经济学家师生——保罗·R·米尔格罗姆和罗伯特·B·威尔逊,以表彰他们在博弈论拍卖理论领域中所做的杰出研究。这对师生研究了拍卖的运作方式,还将其理论转化为实践,为难以通过传统方式销售的商品和服务创建了新的拍卖形式,使世界各地的卖家、买家和纳税人受益。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