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戚薇自曝生二胎后真实处境,给所有父母提个醒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10-18 05:08
企业信息化服务-企业CBD - 市场部

谁能想到,手握顶级资源、家里还有金牌月嫂加持的戚薇,养二胎竟也满是糟心事?

她在采访里的坦诚分享,让无数爸妈直呼“太真实”。

这“意外来的老二”,到底把这位 “飒姐”的生活搅得有多乱?

明星家庭都躲不过的二胎难题,普通爸妈又该怎么应对?

从“女强人”到“分身乏术”

成为两个孩子妈妈的戚薇,她的生活彻底变了样。

她在《beauty小姐》的采访里直言,产后最直观的改变是身材。

孕孕期体重暴涨让旧衣穿不上。

为了快速恢复好身材,只能等深夜两个孩子睡着之后偷偷起来练瑜伽。

可练到一半总是会走神,担心小儿子会不会饿。

Lucky会不会踢被子,满脑子都是孩子的事。

让她崩溃的还有“时间不够用”。

在某个节目的花絮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她刚结束12小时的拍摄回家,她先冲去婴儿房中查看儿子情况。

忙完才看到lucky在沙发上,眼巴巴地等着妈妈陪和她玩积木。

一边是刚出生不久需要频繁喂奶换尿布的婴儿。

另一边是对陪伴有高需求的女儿。

戚薇表示,真的是连喘口气的机会都没有。

更让她焦虑的是事业上的迷失自我。

以前的“女强人”说走就走,拍起戏来连轴转都没问题。

可现在接戏选剧本要先考虑剧组离家远不远,能不能每天回家。

甚至有时候为了能陪lucky参加幼儿园活动而推掉筹备一年的女一号的剧本。

她也坦言道“第一次觉得母亲这个身份让我对演戏事业的热爱有所犹豫”。

她的话打破了“明星养娃轻松”的滤镜。

即便有育儿团队帮忙,精力、时间与情感的分配,仍是绕不开的坎。

“形式公平”的陷阱

二胎家庭中如何平衡两个孩子之间的关系。

是许多父母都会面临的难题戚薇也不例外。

有了二胎之后戚薇为了让Lucy觉得不被忽视制定了一系列的计划。

比如:买玩具必须买两份、出门先抱lucky再抱弟弟。

甚至连晚上讲故事的时间都要刻意控制的大差不差。

但是这样真的解决问题了吗?

事实显而易见,并没有,Lucky的情绪变化还是很明显。

以前主动给弟弟挑衣服的Lucky,渐渐开始“远离”弟弟。

当被问“妈妈陪你多还是陪弟弟多”时,她只是沉默。

更让戚薇心疼的是。

有次她照顾儿子时,发现Lucky偷偷躲在衣柜里嘟囔说:“弟弟抢走了妈妈”。

为了减少这种落差,戚薇和李承铉也做出了很多努力。

他们会特意在一些细节上照顾Lucky的感受。

比如去美国探亲时,李承铉会用韩语告诉家人先跟姐姐打招呼。

最后再看弟弟,因为姐姐听不懂韩语,这样可以让Lucky感受到自己没有被忽视。

只是慢慢的戚薇还是发现以前爱闹的女儿变得格外懂事。

妈妈累了就自己玩,还会盯着妈妈的脸看很久,眼神里满是渴望。

后来戚薇在一次直播中复盘说。

我以为公平就是买一样的玩具,却没有发现女儿要的不是玩具。

而是像之前的陪伴,抱着女儿听她讲今天发生的趣事。

在物质分配上,或许可以做到表面的公平。

给两个孩子买一样的东西。

但在情感陪伴上,却很难做到绝对的平衡。

从“两难”到“双赢”

当二胎带来难题同时袭来,戚薇没有陷入焦虑内耗。

反而用一套务实又温暖的方法。

既化解了孩子间的情感矛盾。

也在事业与家庭的拉扯中找到平衡点。

面对老大Lucky的情绪落差。

她最先跳出“形式公平”的误区。

把重点放在“满足孩子的独特需求”上。

每天雷打不动的1小时“专属陪伴”。

这段时间里,她会放下所有琐事。

专心陪Lucky玩积木、做手工。

哪怕小儿子哭闹,也会先交由家人暂时照看,绝不打断和Lucky的互动。

Lucky曾在采访里直白表达:“这一小时比任何礼物都好,妈妈眼里只有我。”

正是这份不被分割的关注,让Lucky逐渐放下“被忽视”的不安。

她还巧妙地让Lucky“参与育儿”,而非单纯要求“姐姐让着弟弟”。

比如让Lucky帮忙给弟弟递尿布、挑选小袜子,或是在弟弟哭闹时陪他玩玩具。

有次小儿子因胀气哭闹不止戚薇尝试多种方法都没用。

没想到Lucky主动把自己最爱的安抚玩偶递过去。

还学着大人的样子轻轻拍弟弟的背小儿子竟慢慢安静下来。

这件事让戚薇意识到:让老大参与进来,不是增加负担。

而是让她感受到“被需要的价值”,从“竞争者”变成“守护者”,自然减少了对弟弟的排斥。

在事业与家庭的平衡上,戚薇的做法更显清醒。

生二胎后,她主动减少了长期在外的拍戏工作,优先选择综艺、品牌活动等短周期项目。

既能保持职业活跃度,又能及时回到孩子身边。

有次录制综艺到深夜,她特意赶最早的航班回家,只为赶上Lucky的早餐和送她上学。

遇到需要出差,她也会提前和Lucky约定“每天视频讲故事”。

让孩子感受到“妈妈虽然不在,但爱一直都在”。

面对产后身材走样、工作邀约减少的焦虑,她也有自己的调整方式。

健身时带着Lucky一起做亲子运动,把减肥变成陪伴时光。

没工作时就专注研究育儿知识。

甚至和李承铉一起参加育儿讲座,把“空闲期”变成“充电期”。

她在采访里说:没有完美的平衡,只有优先的选择。

当下孩子需要我,我就多陪他们;等他们再大一点,我再慢慢找回事业节奏。

戚薇的这些尝试,没有多么华丽的理论,却藏着最真实的育儿智慧。

所谓平衡,从不是“端平一碗水”的勉强。

而是根据需求灵活调整的用心。

所谓双赢,也不是“事业家庭都做到极致”的苛刻。

而是接纳不完美、在取舍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

这份坦诚与务实,远比“完美妈妈”的标签更有借鉴意义。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