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17 Pro拆解报告:蒸汽腔散热设计曝光、“首日刮痕”真相找到了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10-17 17:03
企业数字化(企业CBD) - 网络运营

由iFixit团队进行的iPhone 17 Pro拆解正式公开!这次不只是看零件,而是深入分析消费者最关注的两大问题:“新机为什么会出现刮痕?”以及“苹果的散热设计到底升级了什么?”

iPhone 17 Pro相较上一代取消了便利的“前后双面拆解”结构。虽然背盖依旧采用陶瓷材质,但目前只有MagSafe线圈可从背部拆换,其余组件皆需先拆除屏幕才能维修。

这代新机内部多达14颗Torx Plus螺丝(图片一),显示Apple对模块化结构进一步强化。电池部分则导入全新“电池托盘”设计,并延续电催化脱胶胶带技术,使用12V电压、约70秒即可完成脱粘(拆卸效率大幅提升)。推测这个托盘未来也可能作为Apple维修组件的一部分。

iPhone 17 Pro是苹果首款采用均热板(Vapor Chamber)的手机。这项技术过去常见于游戏笔记本或高端Android机型,能通过气液循环方式,有效分散处理器热量。

iFixit拆解发现,这块均热板就位于A19 Pro芯片之上(见下图中央),在长时间运行状态下可显著降低热量累积,减少性能降频或机身发热的情况

从显微图来看,均热板内部为微网格夹层结构,热点产生的气体会在铜制腔体内迅速扩散,并沿着微网络径回流为液态水,有效稳定核心组件温度。

不少用户抱怨“首日刮痕”问题,iFixit用显微镜深入检测后发现,问题出在相机模块边缘的阳极氧化层设计

这一代iPhone 17 Pro的镜头模块四周采用类似“高原台地”设计,边缘角度锐利,且无下层支撑。冶金专家指出,这会导致“金属剥落(spalling)”现象,氧化层会因结构不稳、接触日常硬物(如钥匙)而断裂,造成底层铝材裸露。

简单来说,这不是材料变差,而是边缘没做斜角或缓冲设计造成的。

虽然USB-C端口的拆解难度高(需拆22颗螺丝),且不如iPhone Air采用3D打印钛合金模块,但整体仍维持良好可拆性。Taptic Engine、扬声器等模块大多改用螺丝固定,放弃过去难拆的胶水黏合。

根据iFixit评分,iPhone 17 Pro的可维修性为7分(满分10分),属中上表现。

iPhone 17 Pro在散热设计上迈出重要一步,对重度用户来说是一大加分。不过结构变更也带来了新的潜在问题,如“相机模块易刮伤”与“维修步骤较繁琐”。建议有维修需求或重视外观的用户,在入手前多加了解这些细节,做出更合适的选择。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