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东莞日报
道滘“双节”文旅消费观察:
水乡游船引热潮 假日经济显活力
当国庆与中秋相遇,组成长达8天的“超长黄金周”,岭南水乡道滘镇迎来了一轮文旅消费的热潮。水乡游船、园林漫步、美食探寻、戏曲欣赏、民俗体验等多元化活动交织,配合消费券发放与商家促销,共同点燃了市民游客的消费热情,形成了旅游、餐饮、购物、家居等多领域全面开花的火热局面,展现出道滘假日经济的蓬勃活力与巨大潜力。
水乡风情引客来,游船园林成热门
凭借独特的水乡生态与深厚的文化底蕴,道滘成为众多游客短途游、周边游的热门选择。节日期间,水乡游船项目尤为火爆。“每天早上还没开始营业,就有游客在排队等待坐船了。”项目主理人介绍,游客来源广泛,不仅有周边镇街、大湾区城市的居民,还吸引了许多从潮汕等地远道而来的客人。游客们泛舟河上,在“依水成街、河岸人家”的景致中,享受安静悠闲的水乡韵味。尽管时常需要排队,但体验过的游客均对项目赞誉有加。
适逢中秋游园会,夜晚乘船别有一番风味。一家老小坐在画舫上,欣赏两岸璀璨花灯与精彩表演,体验岭南水乡独特的沉浸式风情,构成了节日期间一道流动的风景线。
作为岭南园林代表的粤晖园,同样是假期休闲的热门目的地。园方表示,日均客流量较平日显著增长,以家庭为单位的游客群体是主力。人们漫步于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之间,在静谧雅致的园林景色中共度温馨假日。
美食寻味不打烊,餐饮消费势头猛
“吃美食,来道滘”的金字招牌在假期愈发闪亮。地道肉丸粥、排骨饭、水乡小吃,以及假日早茶、特色菜品,都吸引了大量食客前来寻味。各大餐饮酒楼人气爆棚,家庭聚餐、朋友宴请络绎不绝,高峰期普遍一座难求。
老牌酒楼是家庭团圆的首选,包厢早已一席难求。深耕水乡风味多年的新大新酒楼,大厅自清晨便座无虚席,可容纳10余人的包厢提前一周被订空。“每天八九点钟就有客人来叹早茶,十一点基本没位置了。”负责人介绍,中秋前三天客流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门店不仅增派人手,还启用了备用停车场。为回馈食客,酒楼推出充值赠菜活动,充1000至5000元均有额外福利,吸引众多家庭组团聚餐。
同样火爆的新城酒楼,双节期间日均到店人数持续攀升。“中秋当天大厅和包厢订台率几乎爆满。”酒楼经理表示,经营近30年的家常粤菜早已俘获街坊味蕾,今年推出的团圆套餐搭配优惠菜式,让老顾客吃得格外舒心。
网红老店的烟火气里,藏着最鲜活的水乡味道。经营21年的佳佳美食店人声鼎沸,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道滘裹蒸粽成了“抢手货”——晚造糯米包裹咸蛋黄与五花腩肉,经数小时明火熬煮,软糯咸香的口感让其既是餐桌主食,也是热门伴手礼。店内焦糖马蹄糕、艾角等传统小吃供应充足,菠萝牛肉粒等新潮菜式则吸引年轻食客,手工蛋卷、龙船饼的零售区前,打包水乡风味的食客排起长队。
厚德河畔的友谊早餐店,凭借近30年的口碑成为打卡地标。这家曾获TVB明星探访的老店,6至9元一碟的碟仔蒸菜最是热销:蒸排骨鲜嫩多汁,手工肉丸肉香浓郁,每天现制的卤大肠两小时内便售罄。将肉汁拌入斋濑粉,配一碗老火汤,便是地道吃法。除了本地市民,深广食客驱车而来,不少外地游客也专程寻味。
据了解,双节期间道滘发放近9000张消费券,覆盖餐饮等多场景,为消费热潮再添动力。从非遗裹蒸粽到河畔碟仔蒸菜,传统与新意交融的味道,让道滘成为这个中秋最具吸引力的寻味地。
民俗文化添魅力,戏曲光影醉游人
道滘的中秋之夜,因深厚的文化底蕴而格外迷人。在永庆村、兴隆街沿线,一场以“永庆月华夜”“月满兴隆,潮韵中秋”为主题的中秋盛会精彩上演。
虹桥两侧灯带如星河倾泻,画舫轻摇,古风少女的倩影与水波相映。台上,粤曲名家与资深爱好者轮番登场,经典曲韵悠扬回荡;台下,醒狮威风开道,汉服鱼灯缓行,传统巡游与潮流元素完美交融。三丫桥上,精巧宫灯、鱼灯、莲花灯连绵成温暖光海,与天上明月共舞。永庆村委会前广场的美食集市,蒸腾出最温暖朴实的水乡烟火气。各互动区域,如套圈投壶、“雅趣投壶”“古韵今趣”猜灯谜等,也吸引了大量游客尤其是家庭参与,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这场声光交织、古今交融的文化盛宴,不仅令本地居民和普通游客沉醉,还吸引了百万级网红“斤叔”和粤曲名家白燕飞等文化名人前来沉浸式体验,他们沿永庆村至兴隆街一路游览,对道滘的中秋民俗文化和岭南水乡风情赞不绝口,并送上了节日祝福。
持续举办了23年的道滘粤剧曲艺黄金周,已成为当地一项重要的文化品牌和市民假日休闲的选择。在粤韵馆内,好戏连台,吸引了众多戏迷,其中不乏亲子家庭。有观众坦言:“国庆出游,铁定堵车。与其添堵,不如睇戏。”这种不急不争、从容不迫的态度,体现了水乡人的生活智慧,也彰显了优质文化供给对满足市民精神需求、提升假日生活品质的重要性。
保障有力促繁荣,焕新生活消费足
假日的消费热潮,离不开政策的精准助力。“双节”期间,“乐购道滘”发放了近9000张、合计16万元的消费券,覆盖商场超市、家具家电、酒店住宿、餐饮等多重消费场景。此举有效刺激了市民和游客的消费意愿,为假日经济注入了强劲动力,形成了消费拉动消费的良性循环。
镇内各大家具商城、家电卖场借力“双节”节点,推出各类优惠活动,激发了市民的焕新消费热情。本地老品牌如恒业家私等,通过价格实惠、选择多样以及抽奖等活动,成功吸引了有购买需求的市民。
这个“超长假期”,道滘通过深度整合水乡文旅资源、优化消费供给、营造浓厚节日氛围,成功将游客“流量”转化为“留量”与消费“销量”。水乡游船、岭南园林、特色美食、民俗文化、戏曲艺术等多元消费场景的协同发力,不仅全方位满足了市民游客多样化、品质化的假日需求,更生动展现了道滘假日经济的活力、韧性与巨大潜力。展望未来,道滘将继续深挖水乡特色,培育消费新热点,推动消费市场持续繁荣,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更强劲的文化动力与经济动能。
村居中秋活动暖意浓,文化惠民暖人心
中秋佳节前夕,道滘各村居分别举办特色活动,以暖心服务与趣味体验,为村民送上节日祝福,让中秋氛围浸润人心,更让“百千万工程”惠民温度与传统文化魅力深度交融。
在大岭丫村,该村以“传承中秋情 温暖长者心”为主题,在崇尚羽毛球馆、马嘶塘市场设双会场,摆开热闹斋宴,近500名70岁以上长者欢聚一堂。为贴合长者需求,活动精心规划餐单,选用香菇、萝卜、香芋等易咀嚼、有营养的食材,遵循“少盐少油、软烂入味”原则烹制十道斋菜,热菜上桌即获好评。
91岁的叶伯感慨:“多亏党和政府关怀,能和大伙热热闹闹吃团圆饭,特别高兴!”用餐间隙,主会场有东莞众望音乐团带来《歌唱祖国》《难忘今宵》等歌舞表演,马嘶塘会场则上演麒麟引凤,锣鼓声中,麒麟腾跃、凤凰灵动,老人们或跟唱或拍手,氛围热烈。针对行动不便的长者,工作人员还将热乎斋菜分装打包、逐户送达,让温暖上门。
该村负责人表示,双会场设置与特色演出旨在便利老人、丰富体验,未来将持续推出符合长者需求的活动,助力“百千万工程”,共建和谐乡村。
另一边,大罗沙村篮球场上灯笼高挂,一场中秋游园会在月光下热闹开启。活动尚未正式开始,氛围打卡区便排起长队,居民与亲友合影留念;猜灯谜、夹月饼、乐投壶、套萝卜等游戏区人头攒动,参与者屏息夹月饼、瞄准抛圈,欢呼声不断;“手牵手一起走”亲子游戏中,家长与孩子默契配合,收获满满欢乐;风火轮区域更是人气高涨,居民直呼“意犹未尽”。
除动态游戏外,蜡粒印章贺卡制作区尽显雅致,居民亲手制作专属中秋祝福;健康咨询区里,东莞市人民医院医护人员为居民测血压、讲秋季养生知识,传递专业关怀。夜色渐深,圆月高悬,居民在心愿墙上贴满写有祝福的红色便利贴,与灯光月色构成温馨画卷。刘大爷感慨:“玩传统游戏、和邻居赏月,找回了小时候过中秋的快乐!”
■延伸阅读
道滘多部门坚守岗位 守护国庆假期平安有序
国庆假期,在人们享受轻松团圆时光的同时,道滘各条战线的工作人员依然坚守岗位,用奉献和担当守护着城市的正常运行,确保市民度过一个平安祥和的假期。
公共卫生安全不容松懈。节日期间,道滘持续开展蚊媒防控工作,工作人员深入背街小巷清理积水、喷洒药物,对商场、景区、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加强消杀。每周三、周五的爱国卫生统一行动和每两天一次的全域灭蚊持续开展,200人应急突击队全天待命,确保应急体系响应迅速。
公安民警加大巡逻力度,穿梭于大街小巷,重点守护商圈、景区等人员密集场所,及时处理群众求助,快速处置突发情况,让市民在节日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安全感。
城市管理精细入微。城管队员每日巡查,规范经营秩序,维护市容环境;环卫工人加班加点清扫街道、清运垃圾,用汗水保持城市整洁;消防队员时刻备战,检查装备、开展演练,同时深入排查火灾隐患,筑牢安全防线。
在道滘医院,医护人员如常在各自岗位忙碌,细心照料患者,保障市民健康需求。交通分局加强对城轨站等交通枢纽的巡查指导,并深入运输企业开展安全检查,全力保障假期出行安全顺畅。
这些平凡岗位上的坚守,汇聚成了节日里最温暖的保障。正是他们的无私奉献,让道滘在假期中依然保持着安全、整洁、有序的面貌,守护着每一位市民的幸福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