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学有各种教具,社区活动也应该有活动工具,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但我们平常很少能研究好用的活动工具。”一位来自社区儿童服务者如是说。
近日,一场以“儿童社会情感素养学习训练”服务能力提升为主题的专项培训在广州市黄埔区黄埔街同心港举行。本次活动汇聚了来自多元背景的30名儿童服务一线工作者,通过理念传递与工具使用的学习,共筑全区儿童健康成长的坚实支持网络。
聚焦核心素养 为儿童服务者注入专业动能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各界重视。儿童服务者普遍希望能培养儿童社会情感能力,另一方面却往往面临无时间、无能力、无工具的“三无”服务状态。
为破解儿童服务者的“三无”困境,广州市明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儿童社会情感学习理论为依据,结合社区儿童服务实践经验,研发一套适合6-12岁儿童的活动工具“童伴奇趣盒”。
“童伴奇趣盒”内包含了“Give me five手套”“情绪魔方”“交友大富翁”等五大专业活动工具及涵盖儿童自我认识、情绪管理、人家交往、社区融入等八大主题完整活动教案,将抽象的“社会情感素养”培养转化为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
在为期一天的学习中,参与者不仅系统掌握了社会情感学习的基础知识与儿童发展阶段特点,更深入学习了如何在活动中运用“童伴奇趣盒”工具,营造以儿童为中心、鼓励参与的实践空间。
“这套工具盒非常实用,教案详尽,从儿童自我认知到社区融入,覆盖了成长的方方面面。它让我们在后续服务中更有抓手,也更有信心。”一位参与培训的社工在体验后说。
从赋能个体到激活网络 培训成果惠及区内儿童
本次培训精准聚焦于儿童社会情感学习,吸引了区内30名儿童服务提供者参与,既有校内德育教师、一线社工,还有特教老师、儿童服务公益项目负责人。
为确保培训成果切实惠及区内儿童,本次活动特别设置了“公益承诺”环节。所有成功获得工具盒的参训者,均承诺在10月31日前,使用该工具盒为至少20名社区儿童提供服务。
这批受过统一培训、掌握共同方法论的工具使用者,将回到学校、社区、司法、特教等不同领域,成为一个流动的“专业能量站”,将此次培训成果在短期内辐射超过600名区内儿童。
“我们不仅是在培训工作者,更是在播种希望的种子。参训者将带着专业的知识和工具回到各自的岗位,点亮更多孩子的内心世界。”广州市明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服务总监叶丽平表示。
据悉,此次培训是该中心申报黄埔区第六届社会组织公益创投“向韧而生”儿童社会情感素养学习训练项目的成果之一。
文|记者 朱嘉乐
图|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