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一小学搞了个“硬核”活动,专门帮年轻老师从“站上讲台”变成“站稳讲台”。10月10日下午,伏牛路小学来了场“卓越工作坊”,60多位老师聚在一起,热火朝天地讨论怎么备好课。年轻老师们直呼:这活动太给力了,备课的难题总算有人手把手教了!
这场活动瞄准了年轻老师备课时最头疼的问题。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体育、美术、信息技术,七个学科全覆盖。学校请来了一堆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当“研备导师”,直接给年轻老师开小灶。他们不光讲理论,还把自己的实战经验拿出来分享,帮大家把备课中的难点一一拆解。
老教师们教得实在。备课得先搞懂教材,他们手把手教年轻老师怎么读透课本。教学目标怎么定?得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不能拍脑袋瞎想。课堂环节怎么设计?得有新意,还得让学生感兴趣。他们还教了怎么灵活用教学方法,比如怎么让课堂更生动,学生更爱听。
年轻老师们听完直点头。平时备课,他们老觉得无从下手,怕教得不好。现在有了老教师的指导,他们心里踏实多了。一位年轻老师说:“以前备课像在迷雾里走,现在终于有了盏灯,方向清楚了!”活动现场,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年轻老师抛出问题,老教师马上给出建议,气氛特别好。
这次活动不只是教备课那么简单。学校想通过这个“工作坊”,让年轻老师快速成长。老教师把自己的经验倾囊相授,年轻老师学到了真本事。备课能力上去了,课堂自然更精彩。学生们也能从中受益,学得更开心、更扎实。
数据也说明了活动的含金量。伏牛路小学有60多位老师参加,覆盖了7个学科,活动持续了一整个下午。每个学科都有至少两位骨干教师当导师,确保指导够细致。年轻老师们还分组讨论了20多个教学案例,现场解决了几十个备课难题。
活动还有个亮点,叫“靶向指导”。啥意思?就是根据每个年轻老师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指导方案。比如,有的老师对教材不熟,导师就教他们怎么快速抓住重点;有的老师课堂设计太死板,导师就帮他们出点子,让课堂更有趣。这种一对一的指导,效果特别好。
学校为啥这么重视备课?因为好课是磨出来的。备课不只是写教案,还得懂学生、懂教材、懂方法。年轻老师经验少,容易在备课上栽跟头。这次活动就像给他们的教学加了个“助推器”,让他们少走弯路。
活动结束后,年轻老师们都很有感触。一位教数学的老师说:“以前我备课老是怕漏了重点,现在学会了怎么抓核心,课堂效率高多了。”还有位英语老师说:“导师教了我怎么设计互动环节,学生现在上课特别积极!”这些变化,都让老师们对未来的课堂更有信心。
伏牛路小学的这次活动,不只是帮年轻老师提升技能,还传递了一种精神。教育不是一个人的事,是新老教师一起努力的结果。老教师把经验传下去,年轻老师接过棒子,继续往前跑。这种传承,让学校的教育质量越来越高。
这场活动也让人看到郑州教育的用心。伏牛路小学通过“卓越工作坊”,打造了一个老师们共同成长的平台。年轻老师在这里学到了真本事,老教师也觉得自己多年的经验有了价值。大家都在为同一个目标努力:让学生们学得更好,成长得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