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持续38天阴雨天气后终放晴 “三秋”生产抢“窗口”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10-14 16:45
代理记账服务中心 - 服务中心

趁着天气放晴,村民们把收获的玉米拿出来晾晒

海报新闻首席记者 陈嘉伟 西安报道

10月13日,持续了38天的华西秋淋天气(陕西地区)暂时结束,当日,陕西全省大部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仅陕南南部局地有小雨。

陕西气象部门建议陕西全省各地抓住13~14日有利天气,抢收抢烘秋粮,并科学贮存。

10月13日上午9时,西安市鄠邑区王坊村村民们看天气放晴,赶忙拿出家中存放的玉米粒铺在地上晾晒。

“这雨把人下得都没办法咧。”当地村民表示,受降雨影响,当地的秋收秋播进度都有所延缓。

据了解,9月以来,陕西出现6轮大范围降雨天气过程,截至目前,全省平均降水量336.1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6倍,为1961年以来第2多,仅次于2021年。

据陕西省农业农村厅消息,截至10月11日,陕西全省累计收获秋粮1087.41万亩,占应收面积的36.37%,其中玉米657.7万亩、水稻153.49万亩、大豆51.91万亩。已播小麦171.7万亩,占预播面积的12.13%,秋收秋播进度偏慢。

“大概晚了10天吧,往年这个时候小麦都差不多种上了。”王坊村村民李大爷边整理刚从地里掰下的玉米边和记者聊天,“我这块地就三分,往年也是自己收,但是大面积的地块就麻烦了。”

李大爷表示,自家在其他地方还种了两亩玉米,目前还没收,“主要是收割机进不到地里,会陷车,所以也没收。”

李大爷正在收玉米

赵大爷家的玉米收得快些,“瞅着时机,一点一点收,也算是收得差不多。”据了解,今年陕西关中地区的玉米水分比往年高5%~7%,不及时烘干会发霉,这也是赵大爷最发愁的事情。“还好我家对面有个厂房,他们生产计划调整,设备拉到重庆去了,就让我们在那存粮,厂房的空间大,我们能把粮食铺开,多少能好一点。”

赵大爷的邻居——正在用钉耙铺平地上的玉米粒的潘大爷告诉记者,自己家的玉米前天才收完,“之前的收割机陷地里,那泥地,一脚下去都能到小腿,弄不成,前天从咸阳来了一辆履带式收割机,才给我收完。”

海报新闻记者注意到,10月8日,陕西省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发布了陕西省履带式玉米收获机服务信息表,10月10日,鄠邑区融媒体中心转发了该信息,提高群众知晓率。

在“三秋”生产关键期,陕西各地压实责任、精准施策,农户、合作社与农机手同心协力,保障农业生产。

以鄠邑区为例,除了转发上述履带式玉米收获机信息,还公布了区内粮食应急烘干服务点名单,方便群众烘干粮食,确保秋粮及时烘干,安全归仓。

此外,鄠邑区农机管理站还发布了《西安市鄠邑区2025年‘三秋’农机应急调度作业补贴政策公告》《关于招募秋收农机拖拉机应急救援志愿者的公告》,对符合条件的履带式收割机农机户进行补贴1000元以及其他政策倾斜。

赵大爷家附近的厂房设备转场,空闲的场地开放给村民存粮

在陕西乾县,10月11日上午,按照县委、县政府安排部署,乾县公安局组织30余名民辅警下沉阳洪镇阳洪村委会,重点帮助缺乏劳动力的家庭抢收玉米。

据了解,陕西省农业农村厅紧急落实各类农机100万台(套)、粮食烘干点765个、应急作业队476支,设立农机专用加油站点1153个,日烘干能力超7万吨。

据气象信息,预计13~14日陕西陕北关中以多云天气为主,陕西气象建议各地应抓住降水间歇抢收晾晒。

具体做法上,陕北、关中地区抓住有利天气降雨间歇抢收抢烘,加强农机调度,调配履带式收割机或改装现有收割机避雨抢收。用足用好各类烘干设施能烘尽烘,全面开放各类合适场所供群众晾晒秋粮;未能及时烘干晾晒的秋粮可在避雨通风处摊薄散湿,降低发芽霉变风险。已收地块及时腾茬,抓住有利天气开展秋播;降水量大、土壤持续偏湿区域,雨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促进土壤散墒;同时可酌情采用免耕播种等方式适时播种,或适当调整播种时间,选择合适品种,实现因地因墒适期播种。已成熟果园抓紧降水间隙,及时采收贮存;着色度差的苹果可适当晚收,并采取补光措施,促进品质提升。加强果园病虫害监测与防治。已秋播区加强田间管理,积水田块及时排水降渍,防止局地土壤过湿影响出苗和幼苗生长,已出苗田块做好查苗补种。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