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一探干部考察谈话工作方法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10-13 08:13
社保公积金服务中心 - 服务中心

[我们HR],中国中高端HR社群

本文为[我们HR]第 974 篇原创。

■ 作 珈彧 [我们 HR]知识星球星友 。 

考察谈话 在干部考察工作中是重点,也是难点,谈话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能否适当的了解和评价干部。找准考察谈话中的“诀窍”,才能输出考察对象的立体画像。笔者结合一些资料以及自身感受对考察谈话方法中做了一些梳理,跟大家一起探探其中深浅。

 

胸中有图,谈话无忧

精准画出人才画像离不开对考察对象的全面了解,不仅要掌握考察对象的整体情况,也要有针对性的挖出考察对象的特点。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谈话前充足的准备,可以画出一张考察对象的素描画像,不仅有整理情况的轮廓,也有需要深挖的关键点。 做好考察前的准备,需要完成“两张图”:

一张是对考察对象素描画像图。 在考察对象的文字材料中,存在大量关于考察对象的信息,需要重点关注考察对象过去的表现。因此,过往的考察材料、考核文件、任免审批表、工作总结、个人事项报告、谈话材料以及其他人事档案,是谈话前准备阶段关注的重点。这一轮材料整理工作过后,考察组可以初步掌握个人教育和家庭等背景信息、工作经历、能力专长、优缺点、性格等情况,也能结合本次选拔任用的需求,整理需要进一步确认的点。

另一张是考察组的工作准备图。首先是考察组的 一致和统一:一致是通过考察组内部的培训和交流,考察组成员对工作要求和流程认知一致,对考察对象初步印象一致,内部先一致;统一是考察组的谈话口径统一,采用的谈话调研提纲统一 。其次是准备好开展考察谈话的“武器”:一是要针对考察对象的情况、考察谈话的重点、需要通过谈话印证的情况,研究确定 谈话提纲 ;二是做好考察组的 分工 ,由级别较高或者经验丰富的同志主谈,主记人员做好记录跟联络服务,主要领导、班子成员、重点关注人选、与考察对象工作联系密切的干部四类主要关键对象安排在组长谈话小组,方便组长掌握全面情况;三是做好 物料准备 ,准备好考察记录用纸、记录电脑(注意保密),提前做好联络和会务工作等。

 

话中有术,精准出击

谈话是获取考察对象一手信息的重要方式,谈话对象愿意谈、讲真话、说实话,才获取相关的信息。掌握好考察谈话的技术,才能考察谈话的问答中获取关键信息。

一是暖好场子,打开谈话对象的心门。 由于考察谈话涉及一些敏感信息,被谈话对象内心难免会有波澜, 在氛围上下足功夫,才能打开谈话对象的心墙: 首先是做好开始时的氛围营造,谈话组做到态度谦和,语言平和,营造出平等的交流氛围,让谈话对象慢慢放下戒备,走入宽松的心理沟通环境;其次在谈话时做到耐心倾听,除了必要的语言互动,也要注重非语言的沟通,通过语气、手势、目光、表情、姿态一定的情境、气氛、动作、态度下,实现畅通的交流和沟通,听好画内画外音,谈话也能无声胜有声。

二是把准战机,用好捕捉和引导组合拳。 当谈话组跟谈话对象进入状态后,谈话组不仅要有序推进谈话,更要捕捉和引导谈话中的关键信息。一方面要针对考察对象的特点对信息进行捕捉,搞清楚谈话对象反映的真实意思、真实态度和真实问题;捕捉敏感信息后,需要适时提出问题进行引导,可以通过还原场景和补充信息的方式,让考察对象把评价观点落到实证事例上来。当谈话对象不愿意谈、不实谈的时候,就是弄清楚问题和突破的关键时刻,合理运用捕捉和引导,推动谈话从“山穷水尽”到“柳暗花明”。

三是控好场,把控好谈话节奏。 谈话组成员需要在谈话中占据主动的地位,注意控制谈话进度和节奏,引导谈话聚焦在需要了解的情况上,例如对于喜欢东拉西扯的谈话对象,想多了解一些八卦的,要及时制止,妥善回避;另一方面,考察谈话中也会出现一些不正常的情况,例如极端情绪等,需要冷静对待、妥善处理。

 

谈后复盘,直击关键

行百里,半九十,谈话工作后的复盘才是考察组团队全面了解谈话对象的开始。谈话后复盘的关键在于对谈话的分析,在谈话中在茫茫信息抽丝剥茧,去伪存真,整理提炼。

一是抓特点,捕事例:要把考察谈话的特点落实在事例上,当特点跟实例结合,评价中的考察对象才更“鲜活”。 例如对于专业性强的干部,需要考察专业水平、运用能力、实际的解决问题的表现;对于管理能力强的干部,需要考察其在沟通协调的表现,大家对其的满意程度、在解决重大问题、困难问题过程中的个体表现和团队表现。

二是比比看,验真假:通过比对和印证,识别出信息的主次和真伪。 一方面要以事实为依据,另一方面要重点把握好三个方面信息的比对:谈话中的情况和此前了解到的信息、本次考察与以往考察考核的一贯表现情况、其他谈话对象和考察对象谈话中反映的信息。此外,还要注意结合考察谈话对象的身份,如果是跟考察对象有利益关联,反映的信息也需要格外注意是不是有“滤镜”。

三是察关键,画全貌:对考察谈话中的关键信息进行充分讨论和分析,缕缕看是否有遗漏。 考察要立足谈话反映情况的基础之上,团队充分讨论后形成的意见,对于重要问题或有分歧的时候,要进行专门的讨论;一方面是关注新情况、新问题,避免根据过去材料、某个人的意见,形成对考察对象的刻板意见,在推荐谈话、考察谈话、同考察对象谈话后要注意对前期形成意见的及时更新和补充;另一方面关注少数意见和不足,对于少数意见,如果是理由充分、线索清晰,需要深入调查,必要时有专项调查和延伸考察,把问题搞清楚,弄明白,对于不足的部分,要有足够的 事实 作为支持,经得起问,耐得住查。 

开展一场考察谈话,更像是跟候选人和谈话人一起合作的一次探险。经历过材料、沟通、汇总、分析,熟悉了解考察对象,寻找候选人为何提拔的闪光点,发现其未来履职道路上的隐患,封存考察结果,直至下一次提拔再次打开。从事过相关工作的笔者却认为这更像是一种“仪式”。 谈的是痕迹,是故事;谈出的“枝枝蔓蔓”,在文字间,在人心里,在组织的生命里。

作者简介:

珈彧,90后,管理学硕士,券商HR打工人。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