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说“上学好累”,你的第一反应很重要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10-13 06:09
企业信息化服务-企业CBD - 市场部

开学一个月,女儿的“累”给我上了一课。

“妈妈,你帮我取消延时吧,上学好累啊。”

前几天的一个晚上,刚上一年级的玥兮轻声对我说,小脸上写满了疲惫和恳求。

一瞬间,我切换到了“讲道理”模式:“其他小朋友也都在上呀,你那么早回来干嘛呢?”

话音刚落,她就嘟起了嘴,委屈地说:“我就是想回家玩…我们班有些同学也没上。”

我试图用“解决方案”说服她:“那妈妈给你报个书法兴趣班怎么样?”

“我才不要!”这句话几乎戳破了孩子强忍的泪水,她的眼圈瞬间红了。

看着玥兮难过的样子,我的心一下子软了。我意识到,我那番自认为“理性”的话,完全关上了她渴望被理解的心门。

我立即语气柔软并安抚:“玥兮这段时间天天上学的确会很累,马上国庆假期了,爸爸妈妈带你好好出去玩,放松一下,好不好?”

听到这句,那汪原本要在眼角决堤的泪水终究没有淌下来,并很快在我的陪伴下,开始做作业。

这场小小的风波,却让我思考良多。

回想开学初,下午4点20放学,我整个下午的工作都被切割得支离破碎。学校的延时服务到6点,对家长而言,简直是“救命稻草”——孩子能完成作业、发展兴趣,我们也能安心工作。这几乎是双赢的最佳选择,我们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可我们以为的“完美安排”,在一个6岁孩子的世界里,或许是一场精力与耐心的漫长马拉松。

我忽然明白,站在成年人的视角,我们总会下意识地想:“小学能有多累?比起上班做牛马的我们,这算什么?” 但我们忘了,对于一个刚刚告别以游戏为主的幼儿园、踏入规则化小学生活的孩子来说,她面临的是一场全方位的挑战。

在幼儿园,她有充足的户外活动,学习在动手操作中完成;而在小学,她需要长时间坐着听讲,应对理论知识,完成书面作业,这对她的专注力、体力和自律都是前所未有的要求。

她喊“累”,不是偷懒,是她真实的身心发出的求救信号。

这次沟通让我深刻反省:亲子沟通的关键,不在于赢了道理,而在于通了心意。当孩子有情绪时,我们首先要做的,是稳稳地“接住”她的情绪,而不是用成人的逻辑去“纠正”她的行为。

尤其对于生命数字30/3的玥兮来说,她的情绪比一般孩子更多,非常考验父母的沟通水平。在了解孩子自身性格的前提下,去理解她与接纳她成了我在育儿过程中的一项关键课题。

但还算欣慰,开学一周左右,玥兮的适应能力就已经非常棒了——吃饭、午睡习惯越来越好,积极举手发言,认真完成作业。她做得远比我想象的更好。

这件事也给所有一年级家长提了个醒:当孩子抱怨“累”、不想上学时,不必过度恐慌,但一定要郑重对待。

我们的理解与共情,是照亮他们成长之路的温暖灯火。

当我们学会蹲下来,切换到他们的频道,才能真正听懂那句“妈妈,我好累”背后,藏着的是对爱的渴望,以及对拥抱的期待。

—END—

校对 庄武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