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中,对《论语先进》中所载的孔子“因材施教”思想作了深刻注解与系统阐发。
跨越千年时空,孔子的这一理念非但未随时间褪色,反而成为现代教育的核心追求。不过,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的落地常受限于教学的客观条件,呈现出“教师单向主导、学生缺乏参与”的尴尬局面。近年来,人工智能 ( AI ) 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基础教育按下了从数字化向智能化跃升的加速键,这不仅是教学工具的迭代,更让因材施教转变为可落地的实践图景。
然而,当前的教学设备与校园网络在支撑智能化教学落地时仍面临诸多挑战:师生多屏互动易引发网络拥堵,影响互动流畅性 ; 传统投屏操作复杂,常打断教学节奏 ; 全场景 AI 教学应用部署繁琐、使用门槛高,现有网络覆盖与带宽难以保障师生随时随地高速、稳定接入 ; 网络攻击事件频发,不仅干扰正常教学秩序,更带来信息安全隐患 ; 网络流量激增导致网络能耗上升,与学校低碳、节能、绿色的发展目标相悖 ......
事实上,这些挑战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交织,共同制约着教育智能化的深化。要突破这一困境,就需要从设备协同到网络支持,构建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就在前不久举办的 2025 华为坤灵秋季新品发布会上,华为副总裁、ICT 产品组合管理与解决方案部总裁马海旭正式发布了面向智能教育场景的智能互动教室方案和智联校园网络方案,旨在释放教育智能化的潜能。
华为副总裁、ICT 产品组合管理与解决方案部总裁马海旭
教学更高效,学习更专注
华为智能互动教室方案的设计,紧密围绕教学过程中师生的核心需求,从三个维度明确目标方向:师生交流层面,旨在实现多屏分享、多人批注与深度互动,打破传统单向授课模式 ; 教育体验层面,致力于简化投屏操作、保障书写流畅度,让技术真正服务于教学场景 ; 教学精准度层面,着力推动 AI 应用覆盖教学全流程,实现学生情况的精准分析与差异化辅导。具体来看:
在互动方面,当前主流方案在单教室场景下仅支持 30 个终端连接,而华为智能互动教室方案通过组播与单播协同、屏幕自动适配等网屏技术,可实现单教室 60 个以上终端互联,确保全班学生均可与教师实时互动。
随着视频教学课件的应用日益广泛,多屏间课件的实时同步需求越发迫切。华为 IdeaHub Board 3 Pro 依托硬件级视频加速算法与大带宽 AP 协同,大小屏同步延迟低于 0.1 秒,真正实现教学内容在大小屏间的实时同频切换与展示。
此外,课堂分组研讨环节,各组作业需实现同屏展示与对比。借助 Cast+ 无线投屏技术,多个小组可同时将内容投射至大屏,并通过九分屏模式开展点评。当前业界普遍仅支持 4 分屏,而华为 IdeaHub Board 3 Pro 支持九分屏展示,无须频繁切换画面,使研讨展示更直观、更高效。
在操作方面,华为依托独有的 P2P 无线投屏技术,大幅简化了设备操作与部署流程,实现一键投屏功能,有效规避了操作繁琐与传输延迟问题,确保教师授课节奏不受干扰,同时帮助学生维持专注的学习状态,提升课堂投入度。
另外,华为在课堂板书环节也进行了创新优化,通过在华为 IdeaHub Board 3 Pro 中植入专属 AI 笔迹预测算法,可实现低于 16ms 的低时延板书书写体验,确保课堂板书过程流畅无卡顿,还原自然的教学书写场景。
值得注意的是,华为 IdeaHub Board 3 Pro 还配备了全方位安全防护体系,且已通过 CC EAL6+ 安全认证。该体系具备防篡改、抵御恶意小程序等核心安全能力,能够有效规避病毒攻击引发的网络安全风险,为师生构建起安全无忧的课堂教学环境。
在应用方面,华为 IdeaHub Board 3 Pro 内置 DeepSeek 大模型,依托华为合作伙伴的技术能力,在课堂研讨场景下,学生提出问题后即可获得实时解答,有效推动课堂教学效率大幅提升。并且,该设备还预集成三十余款主流 AI 教学 APP,可全面覆盖教学计划制定、个性化作业布置与批改、智能答疑等高频教学场景,为教师精准对接每位学生的学习需求、定制专属培养方案与成长路径提供便捷支持。
此外,华为在 IdeaHub Board 3 Pro 中还内置了 AEC 算法,即便多人同时作答或展开课堂讨论,也能确保每一句话清晰可辨、互不干扰,为课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实时学情采集奠定基础。借助学情报告一键生成功能,教师的课堂总结可从传统的数据驱动升级为智能驱动,助力教师更精准地掌握每位学生的学习状况,优化教学策略。
可以说,华为智能互动教室方案通过技术与教育场景的深度耦合,构筑起一套覆盖高效交互、便捷操作、智能赋能的智慧教学解决方案,为教育智能化转型下的教学范式革新提供了可落地的技术路径,助力构建面向未来的高质量、个性化智慧教育新生态。
覆盖无死角,安全更节能
随着智能化的深入,师生在教学全流程中对 AI 应用随时随地互动的需求已迫在眉睫 ; 与此同时,筑牢师生数字隐私安全防线、打造绿色纯净网络空间的任务更是刻不容缓。
华为智联校园网络方案,紧扣校园智能化教学的无线畅联、安全无忧、绿色节能三大用网核心,以 AI 赋能师生全场景连接,覆盖教室、操场、礼堂、宿舍等校园关键区域,让网络体验更流畅、更安全、更低碳,切实满足师生全场景用网需求。
第一,无线畅联,全场景优质网络体验。在操场场景,华为 AP771 基于专利全向天线设计,单 AP 覆盖半径可达 130 米,可实现单 AP 覆盖整个学校操场,支持教师实时了解学生运动状态并指导锻炼 ; 在礼堂与教室场景,AP673 依托融合调度算法,具备真高密特性,支持 120 路高清视频流畅接入,无卡顿现象 ; 在宿舍场景,通过 F700D 实现宿舍到机房直达,构建极简组网,支持教师通过电脑、手机、电视等多设备轻松入网,也方便家长在礼堂观看学生演出时,快速分享精彩视频至社交群组。
第二,安全无忧,守护校园网络安全。面对 AI 时代各种安全威胁挑战,华为 USG6000F-S 防火墙联动华为乾坤云,通过独家威胁检测算法实现未知威胁识别,保障师生数据安全 ; 防火墙支持超过 5.6 亿条 URL 特征库,风险检出率超 90%,为师生提供纯净上网环境 ; 一旦监测到攻击事件,乾坤云可自动将处置策略下发至防火墙与终端检测软件 EDR,实现风险秒级闭环,全程自动处置,降低学校网络安全管理难度。
第三,绿色节能,建设低碳校园网络。校园用网存在显著潮汐效应,上课期间网络负载高,下课、寒暑假期间负载低甚至空载。华为全系列 AP 围绕绿色低碳理念,开展了极致能效设计。在高负载运行场景下,相较于业界同规格产品,其整机功耗较同类产品降低 30% 以上。在轻载空闲状态时,华为 AP 支持网络流量智能感知与动态调频调压功能,以实现更深层次的节能效果。此外,华为 AP 具备流量自适应能力,可实现节能模式与性能模式的毫秒级切换,在达成显著节能目标的同时,确保用户体验不受影响,整体可实现智能降耗 40%。
我们认为,华为智联校园网络方案的优势在于没有孤立看待网络技术,而是将其与教育智能化的需求、师生的真实体验、校园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深度耦合。既通过全场景无线覆盖打破了师生与 AI 应用互动的空间限制,又以自适应节能设计平衡了教学用网需求与校园低碳目标,既满足了当下智能化教学的用网需求,又为未来智慧校园的迭代提供了可扩展、可持续的底层支撑。
不仅如此,为了支持工程商快速完成部署与交付,华为针对智能互动教室方案和智联校园网络方案,均推出了标准版与 PRO 版两大方案套装。
其中,智能互动教室方案标准版包含互动屏 IdeaHub Board 3 Pro 与高密 AP 673,智能授课、一步投屏,用于初期快速引入人工智能 ;PRO 版在标准版基础上增加小屏,实现更大规模的 AI 教学,最多可支持 60 块屏幕互动,音画同步,体验进一步升级,更好支撑智能互动教学。
智联校园网络方案标准版为学校提供无线畅联和绿色节能的网络基础设施,通过融合网关提供防入侵等安全功能,有效保护学校数据资产。Pro 版提供安全防护升级,支持学校进一步提升安全防御能力,并针对学校教师宿舍场景,升级全光覆盖,更好地支撑智能化教育开展。
不得不说,华为将智能教育场景方案的灵活性与场景适配能力发挥到了极致,通过版本的分级设计,精准响应不同学校在智能化建设阶段、办学规模及实际预算层面的差异化需求,真正实现按需适配。
写在最后:
从口耳相传的传统讲授,到印刷术支持下的教材教学,再到数字化技术支撑的多媒体课堂,教育形态随技术革新而不断演进。如今,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正推动教育迈向智能化阶段。而基础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根基,无疑是这场变革中最为关键的组成部分。
华为此次发布的智能教育场景方案,其深远意义在于以解决实际教学痛点为目标进行系统性创新,将复杂的网络管理、安全防护和 AI 应用封装在简单易用的界面和预集成的方案之下,使教师能够低门槛地运用技术,最终为因材施教创造了规模化落地的可能。
正如马海旭所言:“教育是促进创新和社会进步的原动力,更是跨越国界、连接未来的崇高事业。华为持续通过技术和解决方案创新,加速基础教育智能化跃迁,让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这既是华为对推动基础教育智能化转型的坚定担当,也是对以技术破解教育痛点,让因材施教惠及每一位师生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