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甸莲藕“长”出一条产业链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10-12 18:17
优府科技服务(北京)有限公司 - 网络运营部

10月10日,蔡甸区永安街道十里莲华养心谷。

一根刚刚采挖出水的紫红色外皮藕带,吸引了著名作物遗传育种专家傅廷栋院士的目光,他拿起这根藕带端详许久,“这意味着藕带的花青素含量高,抗氧化效果好。蔡甸莲藕可以继续加强品质改良、品质育种,让消费者吃饱、吃好、吃健康”。

将藕带放回展台,这位院士评价道:“我非常看好蔡甸莲藕市场前景。”

当天,蔡甸莲藕品牌推广月暨科技赋能莲藕产业推动打造现代都市农业乡村振兴新样板活动在这里举行。

今年年初,一根长达3.473米的蔡甸传统九孔九节粉藕,刷新全球最长莲藕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正如这根超长莲藕一样,着力打造莲藕品牌的蔡甸区从传统莲藕种植向两端不断延伸:一头通过政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研发新的品种,一头向农业深加工、观光农业稳步前行。

■ “中国莲藕之乡”开建莲藕产业研究院

入秋,“中国莲藕之乡”蔡甸,10万亩藕塘里娇艳的荷花随秋风凋零,荷叶慢慢枯黄,水下的莲藕开始变得肥硕粗壮。

当天的活动现场,蔡甸区与武汉市农科院联合启动建设武汉市莲藕产业发展研究院,加强莲藕产业的科技支撑与政产学研合作。与此同时,8个莲藕项目签约,涵盖莲藕深加工、莲藕供应链项目,总投资超12亿元。

签约台下,武汉民食为天食品有限公司合伙人朱林攀高举手机,用镜头记录下这一签约瞬间。

早年,朱林攀见半辈子种藕的父亲“连楼房都盖不起”,随村里年轻人南下打工。如今,他将父亲的2亩藕塘扩大到100亩,仅种藕一年能赚到20万元。

“有专门的研究院研发莲藕新品种,还签约了这么多新项目,我们种的莲藕不愁卖哟。”朱林攀笑呵呵地说,他现在信心满满,准备继续扩大种植规模。

朱林攀的信心,也源于当地莲藕种植方式的改变。

以往只在冬季采挖、销售的莲藕,如今夏季也开始上市。今年7月,粉藕新品种“香粉王”(莲花湖2号)在朱林攀所在的永利村生态种植基地迎来采收,这款莲藕成功将粉藕成熟期较普通品种提前一个月,填补了夏季优质粉藕的市场空白。

目前,蔡甸区已将“香粉王”作为主推品种,建成3个300亩以上“香粉王”良种繁育基地、14个500亩以上规模化示范种植基地。

“种植面积扩大了几十倍,现在却比以前要省力不少。”朱林攀说,以往,他要身背药箱、脚踩淤泥施肥打药,一个小时处理不了两亩地。华中农业大学研发的无人机均匀施药装置,让他手中的喷雾枪换成了控制器,一小时能完成60亩藕塘的施药。

如今还有一种履带挖藕机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蔡甸田间地头。藕农驾驶挖藕机,一小时可以挖半亩地。

……

蔡甸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蔡甸区还将聘请武汉大学、市农科院专家教授分别担任“蔡甸莲藕”区域公用品牌、产业链建设特聘专家,开展莲藕全产业链跟踪服务指导。

■ 为“蔡甸莲藕”树品牌设保护区

今年,蔡甸藕王“藕”遇顶流IP哪吒,惊艳亮相央视元宵晚会,声名远播。

一根长达3.473米的蔡甸传统九孔九节粉藕,刷新全球最长莲藕吉尼斯世界纪录,持续让蔡甸莲藕火出圈。

蔡甸莲藕首次登上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蔬菜)区域公用品牌声誉“百强榜”榜单。

原创奇幻演艺剧目《哪吒寻根记》首发亮相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中央大舞台。该剧深度融合蔡甸旅游资源与文化根脉。

……

1400年前,中国莲藕人工栽培技术从蔡甸区起源。如今,蔡甸莲藕品牌正逐渐叫响大江南北。

蔡甸区还以莲花湖为核心,通过提纯复壮恢复蔡甸莲藕传统品种种植和保护,建立50亩核心保护区,让一方好山好水孕育千年良技良种。

10日,“蔡甸莲藕传统品种——汉阳洲藕原产地”正式揭牌。汉阳洲藕原产地保护者李正旺介绍,蔡甸莲藕传统品种“汉阳洲藕”是有上百年种植历史的原产地品种,是“活的标本”。因为蔡甸古时候叫汉阳郡,所以这一品种也叫“汉阳洲藕”。

“这种藕营养丰富,含可溶性糖、维生素、淀粉和钙磷镁铁等多种营养元素。”武汉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高级农艺师刘正位表示,汉阳洲藕分早中晚三熟,早熟品种7月中旬上市,适合炒着吃;中熟品种一般8月中旬上市,生熟食都可以;晚熟品种多于9月上旬延续到次年3月陆续上市,适合煨汤。

在推动“毛三节”“汉阳洲藕”等原产地品种得到保护的同时,蔡甸区积极实施品牌带动战略。

“我们突破产销区域、经营主体、品种品类界限,做到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宣传、统一销售‘四统一’。”蔡甸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以前各打各的品牌,多而杂反而叫不响。现在我们统一都叫‘蔡甸莲藕’,再附上自己企业品牌,不仅名气更大,而且更容易获得客户的认可!”武汉绿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兰说。

■ 一碗藕汤延伸出莲藕观光园

7日下午,北京游客吴晨来到黄鹤楼脚下的“知音藕先生”蔡甸藕汤馆,排队半小时后,他终于品尝到心心念念的蔡甸藕汤。看着碗中浓白如玉的汤色,他忍不住赞叹:“才下黄鹤楼,就闻藕汤香。”

今年十一假期,这家蔡甸藕汤馆凭借一碗地道的蔡甸藕汤,成为外地游客必打卡的“舌尖美味”,每日销量超过160份。

在十里莲花养心谷、金龙水寨、永利村莲藕观光园等景区,白天吃全藕宴,晚上篝火烧烤,睡星光帐篷,清晨藕塘观日出,成为不少市民的度假选择。

永利村莲藕观光园负责人介绍,在观光园吃一桌全藕宴,周末至少提前3天预约,要不然订不到位子,“秋天藕塘,景美藕肥。我们开发了铫子藕汤、藕夹、藕泡米,城里人都往我这儿跑”。

在武汉各大商超、景区,产自蔡甸的藕羹、藕粉条、藕汤也成为外地游客争相选购的“爆款”伴手礼。

蔡甸莲藕的“品牌流量”正渐渐转化为“产业增量”。

在蔡甸一家莲藕加工企业,一根沾满泥土的莲藕,仅经过五六分钟的“旅行”,就成为厚度均匀的藕片,“我们研发的这套设备由清洗、去节、削皮、切片四部分组成,一条生产线每小时可以生产60斤藕片,全程无需人工干预。”市农科院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工作人员李旭介绍。

在武汉绿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里,公司研发人员联合华中农业大学专家团队正在对下一代燕麦藕昔进行研发试验。

“藕粉冲泡容易成坨,我们这款产品喝起来跟燕麦粥一样清爽,一天能卖2万杯。”该企业总经理冯军不久前带着这款产品出口参加澳大利亚、迪拜的行业展会。国外客商没见过,觉得很稀奇,冯军一天就能收到50多张名片,“几乎每个星期,都有海外客户发电子邮件咨询蔡甸莲藕和深加工产品,这让我对蔡甸莲藕出海充满信心。”冯军说。

目前,武汉绿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正与湖北省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及高校推进技术研发,计划将莲藕保鲜期从现有20天延长至50天,以满足出口标准。

数据显示,去年蔡甸莲藕电商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近三成,京东、美团、阿里等平台的供应链项目落地后,这一比例还将提升。

蔡甸区主要负责人表示,将做足“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文章,一藕多吃、吃干榨净。力争用2至3年时间,推动蔡甸莲藕年产量超20万吨、年综合产值达50亿元,加快形成百亿级莲藕产业集群。

来源: 长江日报

【来源:武汉农业农村】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