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课为什么要练英语?成都这所中学正这样打破学科边界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10-12 12:41
资质办理服务中心 - 服务中心

四方桌上,古法香牌、手工香皂、3D打印摆件、AI竹编画一一排开;道路两旁,市民游人熙熙攘攘。10月11日,成都江滩公园ILOVE广场上,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华兴分校的师生

化身“售货员”,热情推销摊位上的手工作品。

这是2025成都市中小学劳动教育推进会暨首届成渝劳动教育课程创享集上属于育才华兴的摊位“育才华兴匠馨市集”,售卖的东西均来自学生们劳动课上的手工作品。

“你们卖的也是手工皂吗?多少钱一个?”“这个香牌做的真好看!”“这个竹编画是怎么制作的?”摊位上商品不仅吸引了市民关注,也吸引了别的学校师生前来交流“学艺”。两名学生一边招待市民,一边热情为他们讲解劳动作品的制作过程。

而在不远处的课程售卖摊位上,育才华兴的老师们则详细向前来问询的其他学校老师讲解《服务有心,劳动有行》《智印绿艺:3D打印多肉花盆》《非遗走向当代——古法香牌》《一磨一世界,一豆一中华》四门学校劳动课程的特色。

“我们这个‘石磨豆浆’课程售价60劳动教育共享币,适用于初中第四学段,一共需要5个课时,以黄豆为载体,跨学科融合了劳动、历史、生物、英语、书法等课程,学生们不仅能学习实践种豆子、磨豆子、煮豆浆等手动劳动,参与亲自售卖,还制作了覆铜板工艺品和书法作品向外国友人介绍,兼具种植劳动、传统工艺、文化传播与公益服务等内容。”学校劳动课程教师李婷婷介绍道。

活动当天,劳动作品和劳动课程两个摊位分别以人民币和“共享币”进行结算。其中“共享币”为本次活动特别设置,老师们免费获得,而售卖学生劳动作品的摊位,售卖所得都将捐赠至“童心有光”爱心公证处,后续会捐给山区的学校。

“看到我亲手制作的劳动成果被夸赞和买走,我心里非常开心和自豪,感觉得到了认可,体会到了劳动的幸福感。而且这些钱会被捐赠给山区学校,也让我们的劳动价值更有意义。”育才华兴8年级3班代婧晗同学说。

据学校校长助理钱玉淋老师介绍,育才华兴深耕劳动教育,构建了“必修+选修、课内+课外、学科+实践”三位一体劳动教育体系,不仅将劳动课纳入必修,每周开设1课时劳动教育课,更开发《手作坊》《智能家居》等特色校本课程,联合语文、生物、地理、科创、信息技术等学科开展主题项目式学习,实现劳动技能与创新思维的深度融合。

“我们坚信,劳动是更广阔的学习。引导学生在真实劳动场景中习得知识、勇担责任、感悟价值,有助于让教育的根扎得更深、更实。”

 

文 吕文豪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