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 | 好的人生:一半一半,方得圆满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10-12 08:04
开说 - 企业数字化部


昼夜均分,寒暑相平。秋分这一日,世界被分为对等的两半——其实人生万事,又何尝不蕴藏着“半”的哲学?

唯有参透其意,方能得见生命的从容与圆满。


一半烟火,一半清欢



一个人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一踏进家门,看到饭桌上摆满了热饭热菜,爱人在厨房里忙碌,孩子凑上来围着你叽叽喳喳。

烟火气,是一个家最温暖的底色,是我们行走世间最暖心的慰藉。然而,若生活只有柴米油盐的烟火气,久而久之,也难免会陷入庸常与乏味。

积财千万,无过读书;家财万贯,不如书香静气。多读书,读好书,相信你读过的每一本书,看过的每一段文字,都会一点一滴滋养着你,滋养着这个家。

家可以不大,也可以不富裕,但必须有两桌:一是饭桌,二是书桌,在饭桌上与家人慢品俗世烟火,在书桌上独享灵魂的清欢。

烟火气,决定着一个家的温度;书香气,决定着一个家的高度。两者相得益彰,方能成就一个既有温度又有深度的幸福之家。


一半锋芒,一半敛藏


有两只桶从马车上掉了下来,一只装满了葡萄酒,另一只空空如也。

装满酒的桶沉稳地向前滚动,节奏平稳;空桶却滚得飞快,左冲右突,响声大作。

前方道路出现急转弯。空桶仗着轻便,非但不提前调整,反而加速翻滚,结果在转弯时失控,撞上岩石,顿时四分五裂。

而装满酒的桶因自身重量大、惯性强的特点,早在转弯前就开始沿着自然的曲线调整方向,最终平稳过弯,安全抵达目的地。

空桶的悲剧,在于误将轻浮当敏捷,错把喧嚣作实力。它滚得快,是因为腹中空空;它声响大,是因为内里无物。

装满酒的桶之所以沉稳,是因为它懂得:最有力量的行走,从不需要喧哗开道。真正的智慧,在于懂得何时该显山露水,何时该虚怀若谷。

古人云:“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锋芒是利器,但不可时时出鞘;敛藏是智慧,但非永远隐匿。

该显时当仁不让,该藏时韬光养晦,如此方能既不失机遇,又不招祸患。



一半求得,一半舍得



人生如舟,“求”为帆,“舍”为锚。只张帆而不抛锚,终将迷失于茫茫欲海;只固锚而不扬帆,只能困守原地,停滞不前。

年少时,我们拼命“求得”——求知识、求成长、求突破……这份“求得”之心,是一种向上的力量,让我们去更广阔的世界追寻自我价值。

若无这份“求得”之心,人便易安于现状,失去锐气。然而,若只知“求”,却不懂“舍”,人生便会成为一场越走越重、越走越累的负役。

越想抓住一切,越容易一无所获。舍去不必要的负累,才能为真正重要的东西腾出空间;舍掉过往的光环与执念,才能轻装走向下一段旅途。

“求得”需要勇气,“舍得”则需要智慧。不因求得而忘形,不因舍得而悔恨,生命才能在求与舍的动态平衡中,既有一份进取的充实,也得一份放下的轻盈。

当我们学会在烟火中修得清欢,在锋芒中懂得敛藏,在求得时学会舍得,便悟得了生命最深的奥秘。



今日秋分,不妨用一张照片,
配一句你最喜欢的秋日诗词,
在评论区交换秋景吧!
让我们在这平分秋色的日子里,
以镜头捕捉诗意,用文字共赏金秋。


本期编辑 | 靳佳

©人民论坛新媒体出品

资料来源 | 老子道德经、洞见、洞读等;图片已获授权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