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降89%,王兴天塌了!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10-12 06:32
代理记账服务中心 - 服务中心

美团最近发生了两件大事:

一是,美团二季度财报出炉,净利润同比下滑89%。

二是,美团紧急宣布:将于年底全面取消超时罚款。

外卖大战没有真正的赢家,但“外卖老大哥”美团显然很受伤。

美团失守半壁江山

宣布重大调整!

美团刚刚发布的二季度财报,收入918.4亿元,同比增长11.7%。

经调整净利润仅为14.9亿元,同比大幅下滑89%,上半年累计利润也缩水近一半。

图源:美团财报

对一家以外卖和到店业务为核心的公司来说,这已不是单纯的数字起伏,而是盈利模式正遭遇重压的信号。

细拆数据,核心本地商业分部收入同比增长7.7%,却因“非理性竞争”以及海外扩张的投入,经营利润暴跌超过七成,只剩37亿元。

图源:美团财报

利润率也随之断崖式下滑,跌至5.7%。

换句话说,营收的增量被补贴和市场争夺消耗殆尽,靠着总部压缩开支、金融资产增值才勉强维持正数。

没有这些额外“补血”,美团这个季度很可能已经陷入亏损。

与此同时,在财报电话会上,美团管理层对三季度业绩做出了指引。平台将在延续规模优势的同时继续增加补贴,以确保在价格和履约体验上的优势不被削弱。

管理层同时强调,美团不会只是一味烧钱,还会把投入放在行业生态上,希望在提升服务能力和体系稳定性的同时,增强对商家与用户的吸引力。

但这意味着短期内核心本地商业板块可能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亏损。美团方面表示,三季度的盈利压力已成定局,但投入的规模会根据竞争态势灵活调整。

他们的判断是,补贴并不会长期维持在当下这种极端水平,一旦行业整体逐步回归理性,外卖业务也会恢复到更加合理的利润区间。

值得一提的是,财报发布当日美团股价暴跌,截至收盘时来到116.3港元。

图源:百度股市通

当然,美团并非无所作为。

“品质卫星店”“拼好饭”“神枪手”等项目在尝试开辟新的消费心智,“浣熊食堂”和“明厨亮灶”则试图把食品安全作为差异化的卖点。

问题是,当补贴战点燃价格敏感用户的胃口时,这些更长线的创新很难立刻在财报上显现出回报。

盈利承压,市场依旧,外卖这门生意正在逼迫美团寻找更深的护城河。

与此同时,据第一财经消息,美团骑手体验运营负责人在内部表示:

美团将在2025年年底前全面取消“超时罚款”。

图源:第一财经

这对广大骑手来说,无意是个好消息。

但也有网友表示:

那顾客不说得等很久了。

有时候急需的时候点外卖,现在取消扣款,可能会影响用户体验。

图源:小红书

电商最前线获悉,实际上,美团目前已经开始了部分范围“取消超时罚款”,而改为扣分。

图源:小红书

然而,全面施行后,具体的用户体验如何,仍需进一步观察。

假退款风波

雪上加霜

就在财报引发热议的同时,美团又因退款问题站上了舆论的风口。

不少用户反映订单退款延迟到账,甚至在信息更新时出现“失败”提示。

图源:小红书

8月24日深夜,美团客服紧急发声明,称已成立专项团队排查,发现主要问题在于信息更新不及时,以及部分支付渠道异常所致。

图源:微博

美团强调,每笔退款都可追溯,用户的资金并未丢失,但因信息展示滞后引发了误解。

在电商最前线看来,这场风波并非金额大小的问题,而是触动了用户对平台信任的神经。

补贴大战本就让用户消费习惯被短期刺激,现在一旦在退款这样的基础环节出现纰漏,就很容易放大不满情绪。

尤其在社交媒体的放大镜下,稍有瑕疵都会被视为服务危机。

美团虽然迅速解释清楚,但从侧面折射出一个现实:在高频交易、高峰履约的压力下,平台的售后与客服系统需要更稳健的支撑,否则稍有延误便可能引发信任危机。

事实上,这并不是美团第一次面对用户端的信任考验。

几年前摩拜退押金事件余波未散,如今退款延迟再次引起关注,也说明“体验的细节”正逐渐成为竞争的新战场。

对美团而言,这既是一次提醒,也是一种倒逼:补贴可以带来短期增量,但最终留住用户的是体系的可靠性。

外卖大战一场空?

京东陷入利润困境

外卖大战的火焰并没有只烧到美团。

京东在二季度的净利润也大幅缩水,同比下滑超过50%。

图源:京东财报

特别是新业务投入的拖累,让这家原本稳健的零售巨头同样感受到刺骨的寒意。

然而,京东烧了100亿,却多了23万的骑手兄弟,成功占领一定市场份额,短短几个月时间就让消费者认识了京东外卖。

数据显示,京东包括外卖在内的新业务二季度收入达到138.5亿元,同比几乎翻了两倍,

但与此同时经营损失高达147.8亿元,是去年的二十倍。

庞大的推广投入,让京东的整体营销开支同比翻倍至270亿元,利润被直接蚕食。

图源:京东财报

京东CFO单甦坦言,短期利润率难免承压,行业竞争和自家节奏都在增加波动,但长期来看,这些投入或将转化为新的增长引擎。

与此同时,他也表示:

“对这波恶性的补贴大战,京东内部有明确结论:京东绝不会掉入单量陷阱,绝不会以冲单量来体现市场地位、制造市场泡沫。”

图源:中国企业家

换句话说,美团和京东这两大平台在二季度上演了同一幕:收入看似增长,利润却直线滑落。

背后原因相同,外卖大战的高额补贴加剧了资金消耗,而新业务扩张需要持续投入。

短期承压几乎是行业必然,差别在于,谁能更快将这些投入转化为可复用的系统效率。

补贴大战收场

各家重新找位

回望整个夏天,补贴大战从京东的“百亿补贴”起势,到7月美团与淘宝闪购的正面火拼,再到8月初各大平台轮番发声明,最终被迫降温。

美团称这是“无序竞争”,淘宝和京东则直指“恶性竞争”。

在监管压力下,平台们不得不承诺尊重商家自主定价和骑手权益,短暂的狂热逐渐退场。

但大战留下的后遗症正在显现。

商家抱怨价格体系被打乱,用户因超低价而形成的消费习惯一旦被撤回,可能造成订单量骤降。

头部茶饮品牌直言这是一场“虚假繁荣”:补贴退潮后,消费者不再愿意支付原价,行业面临重新教育市场的挑战。

归根到底,这场外卖大战证明了一个事实:靠价格战烧不出长期胜利,真正的护城河来自系统效率、服务体验与长期的组织韧性。

短期的虚火终会散去,留下的才是平台如何与商家、用户、骑手共建一个可持续的市场。

来源:电商最前线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