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南方日报
广东海发公司完成“投苗—养成—上市”闭环
首批金鲳鱼“起网”产量约50万斤
陈文
养殖工人将金鲳鱼渔获卸入辅助船舶船舱。通讯员供图
近日,湛江雷州流沙湾海域晨曦微露,港航集团所属广东海发公司正式启动首批金鲳鱼规模化捕捞。
随着一条条体型匀称、活力十足的金鲳鱼被吊装入船,广东海发公司规模化布局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实践取得阶段性成果,为港航集团落实广东省建设“粤海粮仓”、打造海上新广东战略按下“加速键”。
首批金鲳鱼单体平均重量超500克,且肉质紧实、色泽鲜亮,经检测合格后将迅速进入粤港澳大湾区及全国市场。
据介绍,从投苗到收获,广东海发公司依托重力式深水网箱的抗风浪性能和智能化监测系统,鱼苗成活率超预期。本次捕捞产量约50万斤,预计年内总产量可达600万斤,部分成鱼越冬后将于明年春季逆季上市,配合“车轮”投苗生产模式,金鲳鱼可实现全年稳定供应。
此次金鲳鱼首捕是广东海发公司在海洋经济第一产业取得的重大突破,标志着港航集团现代化海洋牧场项目完成了从“投苗—养成—上市”的全周期闭环。项目将通过规模化、智能化的养殖模式,为保障优质蛋白供应、筑牢粮食安全防线贡献国企力量。
此外,今年预计稳定产出的600万斤金鲳鱼,将有效丰富“菜篮子”供给,更将直接带动地区饲料、冷链、加工、交易、物流等上下游产业发展。
港航集团及所属广东海发公司表示,未来将提速建设冷链、加工、运输等配套产业,确保“从种苗到餐桌”全程可管控、可溯源、可预期,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市场提供一条稳定、安全、高品质的海产品供应链。
同时,广东海发公司按照“装备先行”的经营思路,将在2025年底前建成投放600个加强型重力式深水网箱、10个桁架类网箱及大型养殖平台,形成年产2.5万吨级的“蓝色粮仓”核心区,并加快布局饲料动保、交易服务等新业态,持续放大“蓝色经济”外溢效应。
从金鲳鱼首捕到“蓝色粮仓”核心区建设,广东海发公司将通过规模化、智能化的养殖模式,把海洋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力,以实际行动助力广东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
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