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徽班进京235周年暨“百戏入皖・星耀合肥”戏曲主题系列活动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这场汇聚全国名家、名角与名剧的惠民戏曲盛宴,定于9月下旬在合肥拉开帷幕。活动期间,百场惠民演出将轮番登场,更有“凭演出票根畅游安徽”的惊喜福利,让千年戏韵在新时代的江淮大地上焕发璀璨光彩。
此次活动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指导,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戏曲学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倾情支持、倾力参与,与合肥市联合主办。活动将持续至2026年春节前后,为广大观众带来一场“跨年度、高品质、惠民性”的戏曲文化盛宴。
【1】经典荟萃引华章
作为江淮文化交融的核心之地,合肥将以戏曲为纽带,搭建起全国优秀戏曲艺术的交流展示平台。
9月28日,“百戏入皖・星耀合肥”戏曲主题活动将在安徽百戏城正式启动。当天,涵盖五大剧种在内的9位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将登台献艺,演绎经典唱段,为观众呈现一场高规格、高水准的戏曲晚会。
值得关注的是,主题活动启动暨名家经典荟萃演出现场,6位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将共同宣读艺术家宣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戏曲学院的相关负责同志将为他们颁发“中华戏曲传承推介官”聘书。这不仅是对戏曲传承者坚守与创新的认可,更是一份“弘扬戏曲文化”的重托。未来,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将有更多人听见戏曲的悠扬声韵、爱上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为戏曲传承注入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
【2】惠民演出游安徽
从首场演出开始,直至2026年春节,来自全国各剧种的优秀艺术家将携经典剧目齐聚合肥,让戏迷在这片文化沃土上尽享“全国顶尖戏曲盛宴”。
活动将重点打造两个“百场”。一方面,邀请全国各剧种代表人物来合肥惠民展演经典剧目百场以上;另一方面,组织安徽地方戏曲在合肥惠民展演百场以上。
在9月份至10月份,首批展演的剧种以京剧和昆曲为主,还有观众所耳熟能详的黄梅戏、豫剧、晋剧、徽剧、扬剧、婺剧、吉剧、河北梆子,共计10个全国剧种、13家演出团体、17个经典剧目、26场精彩演出,名家荟萃,流派纷呈。
自10月起,更多剧种的经典之作将陆续亮相,轮番登场,展现全国戏曲多元魅力。
更值得期待的是,此次活动始终坚持“文化惠民、文化为民”的理念:所有展演均实行惠民票价,让戏迷花少钱、看好戏,切实感受戏曲艺术的魅力与温度。
活动同步推出“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优惠套餐,观众凭演出票根,可免费游览黄山、九华山、天柱山、西递、宏村等安徽标志性景点,以及合肥市域内主要景点。
【3】戏韵漫城润民心
“百戏入皖・星耀合肥”戏曲主题活动不止于“演”,更在于“传”与“融”。
除了名家名剧的展演,活动将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共同举办“星耀合肥”电视戏曲节目,吸引青年演员、戏曲爱好者等广泛参与,同步开展“好戏安徽·相约合肥”戏迷票友活动、戏曲文化普及和学术性交流等,让戏曲文化从舞台走向生活,从欣赏走向参与,努力掀起全民观戏热潮。
“星耀合肥”电视戏曲节目通过海选、初赛、复决赛等形式,向全国青年演员、戏迷票友敞开大门。
“好戏安徽・相约合肥”戏迷票友活动则以“戏曲为媒,以戏会友”。活动将对接各地戏剧家协会、戏迷票友会、剧友社与戏曲大V,深入戏迷集中的城市开展点对点推介,邀请全国戏迷组团来皖。
戏曲文化普及活动更着眼于“未来传承”。活动将在有条件的中小学校开设“戏曲鉴赏课”,鼓励戏曲名家名角到大中专院校普及戏曲文化,支持剧友社等高校戏曲社团发展壮大,让戏曲文化在青少年心中播下“种子”,让文化自信在潜移默化中扎根生长。
【4】文化赋能城市魂
合肥,自古便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江淮首郡、吴楚要冲”之称,既是底蕴深厚的文化名城,更具开放包容的城市气质。
此次“百戏入皖・星耀合肥”活动不仅是一场跨越数月的文化活动,更是一次“以戏曲赋能城市发展”的生动实践。
从文化传承来看,活动以“多元形式”激活戏曲生命力。从授牌戏曲“传播者”,到培养戏曲“接班人”,再通过惠民展演让戏曲走进“寻常百姓家”……这些举措不仅让戏曲艺术展现青春活力,更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江淮大地上得以“代代相传”。
从城市发展来看,活动大力挖掘“戏曲+”潜力,联动全省各地市推出“演、展、赛、游、购”优惠套餐。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
当年徽班进京,铸就中国戏曲艺术繁荣的辉煌篇章;今天百戏入皖,彰显中华文化瑰宝发展的万千气象。这场活动既是对徽班进京235周年的深情致敬,也是对中华戏曲未来发展的美好期许。它不仅展示了新时代戏曲事业的新成果、新面貌,更为合肥的城市文化建设和戏曲文化的传承发展注入了新活力,让戏曲之美在江淮大地上绽放更绚烂的光彩,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书写“合肥篇章”。
九派新闻记者 温艳丽 龚凌蔚
编辑 王佳箐 任卓